四、中醫藥治療(兒童)
(一)外感風寒證
臨床表現:惡寒重,發熱輕,頭身疼痛,干咳無痰,咽喉腫痛,咽癢,鼻塞流涕,舌淡,苔白,脈浮。
治法:辛溫解表
處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主要組成:荊芥15g 防風15g 茯苓10g 前胡10g 川芎10g 枳殼10g 桔梗10g 羌活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后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于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二)外感風熱證
臨床表現:發熱,頭身痛,咽干咽痛,干咳少痰,鼻塞黃涕,舌質紅,苔白,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
處方:銀翹散加減
主要組成:銀花15g 連翹15g 桔梗10g 荊芥10g 牛蒡子5g 薄荷10g 竹葉10g 蘆根15g 生甘草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煎熬3次(3歲以下只煎2次),每次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后濾出。共取汁200-400ml,原則上小于1歲,每日100ml,1-2歲每日200ml,2-3歲每日300ml,3歲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抗病毒糖漿
推薦中藥院內制劑:上感顆粒(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青翹抗毒顆粒(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油膩葷腥、冷飲酸奶。
五、中醫藥康復
(一)推薦中藥
1。余邪未盡、氣陰兩虛證
臨床表現:心煩口渴,少氣懶言,痰少,或干嘔咳逆,或鼻咽干燥,口淡食少,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健脾除濕
處方:沙參麥冬湯合四君子湯加減
主要組成:北沙參15g 麥冬15g 法半夏10g 太子參20g 炒白術15g 茯苓15g 炙甘草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20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參苓白術膠囊(口服液、散、丸、顆粒、片)
推薦中藥院內制劑: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2。肺腎氣虛,痰瘀互結證
臨床表現:氣短,胸悶,乏力,胸部CT影像學改變吸收欠佳,舌質紅,或舌有瘀點,苔薄白。
治法:補肺益腎,化痰逐淤
處方:補肺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主要組成:黃芪15g 太子參15g 山茱萸15g 枳實10g 蘇子10g 白芥子10g 五味子10g 川芎10g 紅花10g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20分鐘,連續熬3次,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每次約150ml,一日3次,一日一劑。
推薦中成藥:金水寶(片/膠囊)
推薦中藥院內制劑:參蛤益肺膠囊(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二)中醫適宜技術
1。居家康復推薦方法
(1)穴位按壓:可選擇中府、膻中、中脘、天樞、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內關、百會。每穴按揉操作50-100次,每次操作以穴位感到酸脹或發熱感為度。建議每日早晚各一次。
(2)艾灸法:可選擇中脘、天樞、關元、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其中,中脘、天樞、關元、氣海采用溫灸盒/隨身灸盒施灸20-30分鐘;足三里、三陰交采用隨身灸盒或艾條懸灸施灸10分鐘左右。建議每日施灸1次。
(3)耳穴壓丸:可選擇肺、支氣管、胃、脾、神門、交感。將耳穴壓丸貼片貼于上述耳穴上,每日適度按壓。建議貼壓1-2天后取下,間隔1天后可再次貼壓。
2。集中康復推薦方法
針刺療法:可選擇肺俞、膻中、關元、陰陵泉、足三里等穴位隨癥配穴:若乏力、肢冷、舌淡者,可加膈俞、腎俞、脾俞;若食欲差、大便稀溏,可加中脘、天樞、大腸俞;若咳嗽、咳痰者,可加中府、孔最等。還可配合艾灸、拔罐等方法,或采用皮內針埋針。
(三)其他方式
1。傳統功法
新冠肺炎輕型及普通型患者出院后,可采取多種功法;重型或危重型患者出院后,根據自身恢復情況選擇適當的傳統功法。
(1)八段錦:練習時間10-15分鐘左右,建議每日1-2次,按照個人體質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2)太極拳:推薦每日1次,每次30-50分鐘為宜。
(3)六字訣:“噓(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依次每個字6秒,反復6遍,腹式呼吸方式,建議每日1-2組,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調整當天運動方式及總量。
2呼吸龜形功
呼吸龜形功是在傳統的“武當龜形功”基礎上,融合了呼吸訓練和全身鍛煉的一套功法。其中,呼吸訓練包括縮唇功法和腹式功法。運動訓練包括米字功法、肩部功法、轉身功法、龍行功法和龜息功法。建議每日1-2次,根據個人身體狀況,以能承受為宜。
3。體能鍛煉方法
新冠肺炎輕型及普通型患者出院后,還可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低強度、短時間、循序漸進的運動方式以幫助肺部功能康復和恢復體力。
(1)關節拉伸鍛煉:可選擇頸前屈拉伸、頸后拉伸、頸左右旋拉伸、抱頭張肩拉伸、腰左右拉伸以及站立屈膝牽伸鍛煉等,每個姿勢持續5-10秒后回到起始位。
(2)關節肌力鍛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上肢、下肢肌力鍛煉,以能承受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