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礎
多措并舉防止規模性返貧
1月14日上午,村“兩委”的會議結束后,恩陽區雙勝鎮萬林村村主任趙興貴又繞道去了村民喬軍家一趟。
據趙興貴介紹,喬軍家此前因病致貧,脫貧后一直是村里的重點監測對象。“他兒子2017年進行過換肺手術,去年換肺排異又出了點問題,到華西醫院住了半年。”去年11月中旬,喬家人回來時,趙興貴也到他家走訪過,“我們縣里建立了防返(致)貧專項助困基金,像這種出現突發情況的家庭,醫療花銷嚴重超出了自付能力且影響到家庭正常生活的,在使用了農村醫保后,還能再通過這項政策再報銷一部分。”
在平昌縣元山鎮插旗山村,脫貧戶李傳英一家也是村里的重點關注對象。幾年前,李傳英的兒子不幸離世后,媳婦也不知所蹤,給老兩口留下兩個孫子。“在這個家庭里,兩個娃娃年齡小,一個念中學一個念小學。”據插旗山村黨委書記李申介紹,為幫助這個家庭提高收入,村“兩委”把李傳英介紹到了村里的李子園務工,也鼓勵她家搞種養殖,“前段時間,她在李子園修枝,一天能掙到70塊錢。”
2021年,巴中各縣(區)均編制了防止規模性返貧應急預案,設立了3000萬元防止返貧專項基金,并構建了由1845名專(兼)職監測人員組成的監測網絡,對重點農戶做到“遇災必查、生病必訪、開學必問、有訴必核”。全市累計認定監測對象5616戶16653人,其中3204戶9388人已穩定消除致返貧風險,未消除風險2412戶7265人已全部落實監測聯系人,逐戶逐人制定幫扶措施。
今年,巴中將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完善防返貧基金管理辦法,持續推行“防貧保”,抓實臨時救助和兜底保障,常態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幫扶”和“回頭看”活動,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現象。
興產業
標準化、規模化發展種養殖業
早飯過后,山間大霧散開,陳明均拎了把斧頭就往王家梁的林子里鉆。在這座山上,“適齡”的青岡樹遍地都是,青岡棒可是做銀耳菌種宿主的寶貝。
陳明均是通江縣諾水河鎮臨江村黨支部書記,他計劃在春節前帶領村民完成銀耳、木耳的“備棒”工作。臨江村是該縣的“兩耳一菇示范片”,尤其是種植銀耳的經驗豐富,“我們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種銀耳了,全村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種菌的好手。”據陳明均介紹,去年村集體通過種植“兩耳一菇”(銀耳、木耳、香菇),產值達到了450萬元,“村民在基地務工,我們開的2800元/月。”
在巴州區梁永鎮園堡山村,福建紅心柚是村里的主導產業。半個多月前,村里剛將4萬斤福建紅心柚賣到了重慶,“全村一共種了300畝福建紅心柚,目前初產期預計年產15萬斤左右,5年后達到盛產期,可產上百萬斤。”據該村黨委書記王小軍介紹,村里還將規模發展肉牛、紅糧產業,“今年計劃養殖100頭肉牛,并且我們和小角樓剛簽了訂單,計劃種植400畝紅糧。”
2022年,巴中持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建高標準農田33.5萬畝,確保糧食產量穩中有增;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期末存欄生豬210萬頭以上,建成3個現代化生豬(牛羊)屠宰廠。推進“美麗巴中·宜居鄉村”建設,實現村域內無害化廁所普及率90%以上,生活垃圾處置體系村覆蓋率達97%,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覆蓋率達65%。新(改)建產業路旅游路140公里,開工建設鄉鎮第二生命救援通道4條。同時,在人才振興方面,實施“百千萬引才工程”,回引返鄉創業主體500個以上,培育高素質農民1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