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關于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報告》)提交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查。“今年我省財政收支處于緊平衡狀態。”省政協委員、財政廳廳長何禮說,預算編制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的“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要求,著重在“精準”上下功夫,堅持“以政領財、以財輔政”政治方向,堅持“聚財有道、理財有方、用財有效、管財有規”重要要求,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將每一分錢都花到刀刃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賬本怎么做?

  “穩”字當頭,持續優化收支結構

  《預算報告》指出,今年的預算收支安排,綜合考慮了宏觀經濟運行、疫情常態化精準防控、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預計財政收入增幅與經濟發展趨勢基本一致。具體來看,今年財政收入增長7%。

  何禮表示,考慮到國家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宏觀經濟基本盤的一系列政策即將出臺,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仍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支出方面,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按高于8%安排,體現保障積極有為。何禮表示,財政部門將通過積極爭取中央轉移支付補助,統籌財政資源,努力挖掘潛力,保證財政支出強度。

  “既要保障支出增量,還得優化支出結構。”省人大預算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易敏利認為,《預算報告》體現了有保有壓的鮮明導向,對促進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和民生支出保障力度繼續增強,而一般性支出進一步壓減,“三公”經費保持只減不增。

  總的來說,今年的預算編制堅持一個“穩”字。何禮說,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省委“三保一優一防”重要要求,全力做好“保運轉、保民生、保重點、優結構、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穩妥處置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