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緊迫性

  四川正在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未成年人總數居全國前列

  “不僅必須,還十分緊迫!”省政協委員、四川大學經濟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熊方軍的焦慮感溢于言表。

  熊方軍分享了一組數據:2020年,四川老年人口撫養比達到25.3%,位列全國第二,目前老年人口已突破1700萬大關,而人口出生率僅為7.84%,低于8.52%的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說,四川正在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程度高而且進程快。”

  不僅老齡化程度高,作為人口大省、農民工外出務工大省,四川未成年人總數位居全國前列,也是亟須關愛的群體。四川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的孤兒、農村留守兒童等多項數據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兒童、特困兒童等“困境兒童”,總數近60萬名。

  “我們村就很典型。”長期身居農村的省人大代表、廣安市前鋒區代市鎮岳廟村黨總支書記王永生對此感受很深。他說,岳廟村中青年人大多外出務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日益增多,特困供養人員也越來越多,這些人在一起時,生活起居都需要人來照料。特別是青少年,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家里面的祖父母根本管不了,深陷手機游戲中,心理脆弱,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兒童關系國家未來,老人牽動億萬家庭和諧幸福。”楊娟呼吁,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

  談挑戰性

  財政收支已連續多年緊平衡,適齡人口生育意愿偏低

  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并不容易。

  以孤兒保障為例,自2010年開始,四川對孤兒保障實現5次提標,目前集中孤兒和分散養育孤兒保障標準低限每月分別為900元/人、1400元/人;自2004年“明天計劃”項目實施以來,全省孤兒資助對象擴展到全體孤兒,資助內容擴展到所有的醫療康復項目,這對財政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采訪中,不少代表委員都呼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民生領域一直是我省財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今年將繼續做‘加法’,確保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繼續穩定在65%以上,并逐步提高。”省政協委員、財政廳廳長何禮說。

  但是,作為財政轉移支付大省,四川財政收支已連續多年處于緊平衡狀態,一下子大筆支出用于保障“一老一小”不太現實。剛剛公布的四川《關于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15.6億元,其中中央轉移支付5565.3億元,幾乎占一半。

  “公共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無障礙設施的建設、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數量等,無論城鄉,都不能滿足需求。”省政協委員、自貢市中醫醫院院長鄧昭紅談到。今年自貢提出,力爭增加普惠性養老床位1000張,完成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5家;社區養老服務配建設施達標率達100%、每個街道建成社區養老綜合服務體1個,形成15分鐘養老服務圈,“這些都要依賴真金白銀的投入。”鄧昭紅表示。

  “錢的問題不好辦,觀念的問題更難解決!”熊方軍說,自2017年以來,四川生育率持續下滑,適齡人口生育意愿偏低,“這與社會發展所處階段,人們思想觀念變化密切相關,不光是錢的問題。”

  看可能性

  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多方參與重視招“才”引“資”

  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政府工作報告“點了題”,如何“答好卷”?

  “可以先從點滴做起。”熊方軍建議,比如,減免二孩和三孩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全部學雜費,提高其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滿足多孩家庭的住房租購需求,對于三孩及以上家庭,放寬限購條件;租賃政府保障性住房,減免六年的租金;租賃普通商品房,提供6年的租金補貼……

  省人大代表、敘永縣摩尼新苗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李修會把關注點放在“人才”上。她建議,多設立專門培訓機構,培養有素質、有愛心、有責任心的養老和撫幼,精心呵護好老人,讓他們老有所樂;提高1一5歲幼兒全托管管理服務水平,解決工作家庭、年青父母的后顧之憂。

  “既然是強化服務保障,就不能只停留在剪剪指甲、洗洗頭這個層面。”王永生說,部分農村地區普惠性養老機制“基礎設施”欠缺,從事家政服務的人少,而且很少進行過正規培訓,建議加大對家政從業人員的系統性培訓,讓他們對老人不僅能照料日常起居,還能進行心理輔導。

  當然,資金的問題依然至關重要。何禮介紹,今年的預算中,包括農村婦女“兩癌”篩查、義務教育教師安身工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3歲以下兒童托育機構建設等民生方面,已安排新增支出超過35億元。

  “社會資本不容忽視。”鄧昭紅建議,應出臺更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市場,與公立醫療機構合作舉辦和運營醫養結合機構;鼓勵支持職業教育機構培養養老服務人才,對從業者適當補助,招募志愿者到社區、養老機構和公共場所開展志愿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