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來了”專題節目首場邀請省高院副院長劉楠談知識產權保護

  “青花椒案”,法院如何認定涉事店家不侵權?

  “法官來了”專題節目首場訪談現場

  1月19日,省高院聯合封面新聞、四川法治報開設的“法官來了”專題節目正式亮相,邀請法官做客“兩會直播間”,結合真實案例,分享法院在知識產權保護、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環境資源保護三個方面做的工作。此次訪談共3場,播放時間為1月19日至1月21日。

  首場訪談聚焦知識產權保護,邀請了省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楠,結合典型案例,回應網友關心的問題,包括“青花椒案”背后,法院如何認定涉事店家不侵權;“鄣縣豆瓣”案背后,法院如何加大川果川菜、川酒川茶的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

  談“青花椒案”權利的行使是有邊界的

  “知識產權應受法律保護,依法注冊的商標也應受法律保護,但是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是有保護期限和界限的,這就是在制度設計上對權利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一種平衡。”在談及“青花椒案”時,劉楠說。

  隨后,他進一步解釋道,比如著作權,如果是屬于個人的,其著作權的財產權的保護期限是作者在世及去世后的50年內,在作者去世50年之后該作品就進入了社會公共領域。同樣,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也是有保護期限的。權利人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能損害另一方的權利。

  結合“青花椒案”,劉楠說,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商標一旦注冊以后,在商標有效期內,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應受法律保護,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不得非法使用,不得損害商標專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需要注意的是,“青花椒”是用于指代一種特定調味料的通用名稱,不能作為商標注冊在調味品上。

  劉楠認為,當“青花椒”注冊在第43類“飯店、餐廳”服務上時,需要考慮這樣的問題,“餐飲服務和菜品的調味料是不是具有天然的聯系?是不是沒辦法進行區別?”劉楠認為,這一界限非常微妙,極大地降低了“青花椒”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幾乎難以起到通過商標來識別這一服務是來源于哪家企業的作用。

  劉楠介紹,在“青花椒案”中,法院注意到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在店招上使用的是“鄒魚匠 青花椒魚火鍋”字樣。其中,“鄒魚匠”是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自己的注冊商標,并沒有單獨突出使用“青花椒”,只是對菜品味道的客觀描述。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宣傳推廣中使用的“青花椒砂鍋魚&招牌青花椒味”,其實也是強調“青花椒”是其菜品的口味和特點。基于此,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對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青花椒”注冊商標沒有“攀附”的意圖,不構成侵權。

  談“鄣縣豆瓣”侵權案打擊攀附商標和地理標志行為

  地理標志是什么?劉楠說,通俗地講,是將某一個產品和某一個地方聯系起來,這個地理標志對商品的質量和信譽是有保證的。他進一步解釋說,“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蒙頂茶”作為地理標志產品聞名遐邇,還如我們熟知的“郫縣豆瓣”,“地理標志既可以注冊為商標,也可以通過地理標志產品來進行保護”。

  劉楠分享了一起攀附“郫縣豆瓣”的商標侵權案。據直播間展示的圖片顯示,“鄣縣豆瓣”和“郫縣豆瓣”外觀非常近似,若不仔細辨識,很容易被誤認為同一商標。劉楠說,“郫縣豆瓣”品牌價值很高,經過相關機構評估其品牌價值接近700億元,被告在其生產、銷售的豆瓣產品上突出使用“鄣縣豆瓣”標識,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因此法院認定被告構成商標侵權,判決其承擔賠償責任。

  據了解,我省是全國地理標志大省,2020年的數據顯示,我省共有地理標志數量678個,位居全國第二。其中,地理標志產品排名全國第一,地理標志商標數量排名全國第四。在此背景下,我省法院加大川果川菜、川酒川茶的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依法審理“鄣縣豆瓣”案,打擊“搭便車”“傍名牌”行為,服務產業興農。

  據劉楠介紹,去年以來,我省法院通過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包括與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等部門加強合作,聯合制定措施,形成保護合力,共同保護全省的地理標志,為我省實施品牌強省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夏菲妮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