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距離,便利來往

  90分鐘車程變20分鐘,高速公路大幅拉近了王坪村與外界的距離,欣喜寫在王坪村人的臉上。

  “我是17號返鄉的,18號下午我開車搭著78歲的母親和弟弟王得喜,就去高速體驗了一番。”51歲的王坪村9社村民王得勝說:“老人家一路看風景,一直在說到縣城從來沒有這么方便過。”

  “去沙溪場鎮六七分鐘,進城20分鐘,以后除了小件物品,都愿意去城里了。”王得喜對今后生活已經有了主意。

  對高速公路激動不已的當然包括烈士陵園“二代”守墓人王建剛,拄著拐杖到村口看來來往往的汽車,成為他的樂趣。“如果當年有這么便利的交通,我父親一定跟得上部隊。”王建剛的父親王成現當年被組織安排到70余里外的毛浴壩送信,趕回來時部隊已經離開了王坪。四處尋找部隊無果后,王成現最終留守在村里,成了最早的守墓人。

  在王建剛的指引下,記者一行來到即將落成的川陜蘇區紀念館,在一樓大廳里,王緒和正在打掃衛生。54歲的王緒和,這些年一直在周邊鄉鎮做磚瓦、水泥工,靠摩托車出行。“高速通了,我準備考個駕照買輛小車,又方便又可以遮風擋雨。”閑談間,王緒和與記者聊起了心愿。

  高速公路便利王坪村人出去,也便利外面的人進來。

  “55、56、57……”20日中午,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里,82歲的老人徐靜宜拾級而上,嘴里數著臺階數。當天,他們一家四代11個人一起來祭拜。“孫女前幾天從新疆回來,聽說高速開通了,我們就過來了。”徐靜宜說,以前每年至少來兩次,清明節和春節前,“現在更方便,多帶后輩們來,他們也很愿意來,因為烈士墓碑上有我父親的名字。”

通縣縣委宣傳部供圖通縣縣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