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特色園區將對標“四化”

  《行動計劃》確定的發展目標是,到2023年底,全省建設100個左右優勢突出、創新功能完備的重點特色園區。每個特色園區的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25%,每個特色園區至少建成1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畝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

  在園區建設和發展上,將重點突出“特色化、專業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方向,使其成為四川加快構建“5+1”現代工業體系,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承載主體。

  特色化,就是強調園區的主導產業選擇要有特色,每個特色園區的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比超過70%。專業化,就是將公司所有的資源和能力集中于公司主導業務,或者在產業鏈的某一環節上,不撒“胡椒面”,不面面俱到。集約化,是指產業園區通過經營要素質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組合方式的調整,提高投入產出比,將以“畝均論英雄”。市場化,是指積極改革產業園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和市場機制的作用,用市場手段解決產業園區運行與發展問題。

  下一步,省經信廳將聚焦特色園區,適時組織已認定的“5+ 1”重點特色園區發展質量評價工作,打造重點特色園區發展標桿,并將評價結果作為產業園區建設工作的重要依據。

  園區企業將迎來新發展機遇

  在裝備制造產業,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東區將重構“一核兩輔”主導產業體系,集聚關鍵核心重點領域航空企業78家,基本形成從研發設計、智能制造、集成總裝到專業服務的較完整的產業鏈條。

  成立于2015年的四川傲勢科技有限公司就注冊于此,公司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飛行器及無人機技術研發。“相信公司所在園區入圍首批重點特色園區后,公司未來會發展得更快更好!”公司創始人劉洋表示。

  在先進材料產業,攀枝花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優勢明顯。園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園區聚集的釩鈦企業已有26家。園區以夯實攀枝花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為核心,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提升優勢產業能級,在“十四五”期間向1200億元園區沖刺,打造世界級釩鈦產業集群。

  在電子信息產業,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將重點發展芯屏端網四大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已聚集華為、京東方、戴爾、聯想、德州儀器、富士康、業成科技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形成了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制造到軟件服務的全產業鏈條,在全球電子信息產業版圖占據重要一極。

  在食品飲料產業,作為“世界級白酒產業集群”的四川瀘州白酒產業園區名至實歸。目前瀘州老窖釀酒工程技改項目已建成年產優質固態純糧白酒10萬噸、酒曲10萬噸和儲酒38萬噸的生產能力,正在建設12萬噸智能化包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