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足,全年用人倍率均大于1

  就業穩,源于需求崗位足。

  1月26日,四川省人社廳發布的“2021年四季度四川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當季求人倍率為1.34。這意味著每1個職位對應的求職人數只有0.34人。

  四季度1.34;三季度1.38;二季度1.42;一季度1.48。把觀察的目光放到全年,2021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市場的求人倍率,每個季度的數值均大于1。“這意味著在勞動力市場,每個季度的求職人數小于崗位供給總數。”四川省就業局局長王祎說。

  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崗位足,源于經濟持續恢復。

  2021年,在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埋頭苦干、拼搏實干,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邁上5萬億臺階,達5.38萬億元。

  經濟持續恢復,提供大量用人崗位。在吸引就業主要渠道的二、三產業,需求量表現尤其明顯。以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二、三季度供求為例:二季度全省制造業崗位需求較2020年同期增加10萬余個,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崗位需求同比增長1.47。到了第三季度,因工業生產穩步向好,第二產業用工需求同比增長8.05%,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6.29%,第三產業崗位需求比重則占到當季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總量的50%以上。

  措施實,狠抓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

  小周是一位殘疾人,從深圳回家鄉后,一直沒有找到工作。全省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活動期間,在南充市公共就業部門工作人員幫助下,如今已經在本地一家電子企業上班。

  2021年,四川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放在首位,組織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等系列活動,2021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和準備就業創業的比例達到97.26%。

  統籌做好其他重點群體就業,建成了退捕漁民實名制數據庫,協助省殘聯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助殘公益聯盟。常態化做好重點企業用工服務保障,累計幫助114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3.42萬人。

  建立并實施“周報告、月調度、季盤點”工作模式,開展“站、點、員”三級服務體系建設和“五分”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模式試點工作,向人社部推薦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23個、認定省級充分就業社區78個。加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就業增收工作力度,建成涉及278.45萬脫貧勞動力、51.2萬搬遷群眾的實名制數據庫。

  創業帶動就業。全省累計發放創業補貼3480.2萬元、創業培訓補貼5256.83萬元。大力推進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積極打造四川省創業擔保貸款信息化服務平臺,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9.05億元,扶持自主創業1.72萬人,帶動吸納就業6.31萬人。

  向未來,2022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5萬

  “2022年成都高新區春風送崗專項行動,中餐服務員,工資待遇3000——4000元;酒店水電工,工資待遇3500—4500元……”1月29日,春節前夕,在成都高新區中和街道勞動就業社保綜合服務中心大廳,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上述用工信息。

  就在前一天,以疫情滯留就業地的務工人員,有轉移就業意愿的農村勞動力、返鄉返崗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易地扶貧搬遷群眾、農村低收入人口等為重點服務對象的四川省2022年就業春風行動,在全省拉開了帷幕。

  每年的求職用工高峰,集中在春節之后。春節前早部署,是為更好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抓不好就業,保民生就無從談起。”王祎介紹,2022年要實現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四川就業系統將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等重點人群就業,實施建立常態化援企穩崗幫扶機制,開展困難群體精準就業幫扶,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千方百計穩定全省就業局勢,為全省經濟增長和社會大局穩定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