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完最大青銅面具的他
今天在清理最小青銅面具
除夕當晚,在全國億萬觀眾的注視下,出土于三星堆三號坑、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出土的形制最為完整、體量最大、保存狀況最好的大型青銅面具正式揭開神秘面紗。而在這件面具背后,是三星堆博物館陳列保管部副部長郭漢中持續兩個多月的修復工作。

從這件面具的提取,到加固,再到最后完成修復,郭漢中全程參與并主持了修復工作。郭漢中告訴記者,因為知道青銅大面具會在春晚和全國觀眾見面,除夕當晚,吃過年夜飯后,他早早就坐在電視機前守候,當看到青銅大面具一點一點顯露真容時,作為修復者,他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很滿意。

農歷大年初一,郭漢中早早到了三星堆博物館考古整理與文物保護修復中心。由于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掘工作出土了大量文物,近來郭漢中和他的同事都挺忙,大量的出土文物、文物殘件等待著他們進行清理和修復,公眾也期待著早日看到經過修復后的文物真容。
2月1日下午,當記者來到三星堆博物館考古整理與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時,郭漢中正在玻璃墻外游客的注視下清理一件青銅面具上的浮土。“昨天我們發布了修復后的目前最大的青銅面具,今天我清理的這件,則可以說是最小的青銅面具。”

郭漢中手里拿著一條自己加工過的竹片,輕輕撬下面具上的泥土,“因為這件青銅面具比較小,而且相對完整,清理工作預計兩天時間能夠完成。但是由于這件面具被擠壓變形嚴重,所以后期的恢復才是難點。”
從青銅面具上撬下的泥土,郭漢中把它們裝進了專門的密封袋里。“無論是清理下來的泥土還是陶塊,當中都附著著考古所需的信息,我們不會把這些泥土直接扔掉,之后會送到實驗室里進行進一步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