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鄭志浩 攝影報道

  2月8日,內江市第八屆人民政府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這是內江市政府春節后舉行的首場大會,對2022年內江市政府工作以及一季度“開門紅”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開年第一會,是透視當地發展的重要窗口。內江展現出什么樣的起跑姿態?釋放了怎樣的發展信號?

  速度站“C位”

  開局爭先集中力量抓項目

  提速,是會議的關鍵詞。這次會議中,內江市政府相關領域分管領導的報告中不僅有全年整體工作計劃的版塊,還單獨對今年第一季度重點任務和目標進行了闡述,涉及具體發展指標、重點任務的安排等,體現出“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要爭先”的姿態。

  開局沖刺,也被放在內江發展的全局中考量,以“開門紅”為目標,會議提出內江各地區、各行業都要不留余力多作貢獻,形成全面發力的工作格局。

  “形成一套高效有用的機制辦法,才能在‘開門紅’競爭中贏得主動。”內江市市長李丹介紹 ,內江將推動實行“月調度、季盤點”工作機制,加大對規模工業、服務業、項目投資等重點指標運行情況跟蹤研判,全力補短板、強弱項。同時,落實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責任,深入企業、項目開展幫扶,推動經濟活動盡早恢復、企業滿產達效。

  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的營造,離不開重點項目的推進。會議提出努力實現項目投資“開門紅”,集中力量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奠定“開門紅”堅實基礎。內江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何政表示,內江將力爭一季度實現重大項目開工74個,力爭一季度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0億元,266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開門紅”工作的重要性在考核制度上也得到強化。內江將對重點任務實行“清單制+責任制”,明確牽頭責任人、責任單位等,一季度“開門紅”工作納入全年目標考核范圍,在年終結果運用上嚴格逗硬。

  產業打頭陣

  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更多活力

  “著力推進內江新區建設,主動融入和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堅持把內江新區作為全市經濟工作的‘一號工程’……”會上介紹,今年內江將推進建立健全新區管理運行模式和工作推進機制,編制新區基礎設施規劃、各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

  內江新區是內江產城空間拓展的關鍵載體。繼去年首批“種子項目”導入后,新區建設進入關鍵階段,今年將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食品醫藥“三大特色產業”,盡快形成發展增量。

  發展的增量,來自現代產業和實體經濟的支撐。會議也釋放出內江建設“產業強市”的強烈信號,對全年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等的發展進行了部署。

  依托資源稟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內江將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加快培育頁巖氣、釩鈦、氫能等產業集群。在制造業領域,內江將突出打造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產業集群,培育生物醫藥等新興行業。

  服務業領域同樣亮點突出。會場外,當天內江舉辦了東興區服務外包企業專場招聘活動,服務外包企業達成就業意向541人次。會場上,內江也明確提出發揮省級服務外包城市優勢,推進內江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園建設,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圍繞產業發展的基礎配套服務上,內江還將推進加快完善交通物流樞紐,加快推進內大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連接線、內自宜高鐵、隆黃鐵路等線路建設,開工建設資中至銅梁高速公路,推動成渝高速公路擴容、成渝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盡早開工,高標準建設“內江陸港”,促進內江全面融入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