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月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了解到,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藍光發展,600466.SH)稱,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自律處分決定書。
1月29日,藍光發展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決定書》,經查,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人,存在以自有資金通過資管產品等方式間接認購自身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21藍光MTN001”,扭曲了發行利率,破壞市場秩序;“21藍光MTN001”發行文件中,關于藍光發展不會直接或間接認購債務融資工具的承諾與實際情況不符,相關信息披露不真實的兩項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決定書》中稱,藍光發展存在多期債務融資工具違約情況,屬于應當從重或加重處理的情形。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2022年第3次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藍光發展予以嚴重警告,暫停其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18個月;責令其針對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對公司時任法定代表人、總裁遲峰予以警告,認定為不適當人選6個月:對公司時任財務負責人歐俊明予以通報批評。
除了收到《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決定書》外,藍光發展還在1月28日收到上交所對公司業績預告相關事項的問詢函。
1月28日晚間,藍光發展披露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預計公司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0.37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虧損112.73億元。而2020年藍光發展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0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9.97億元。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藍光發展稱,受行業環境、融資環境疊加影響,公開市場再融資受阻,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受到部分金融機構償債擠兌,最終觸發公司部分債務逾期,出現債務違約,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了較大影響。根據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政策與程序,基于納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各主體初步編制的財務報表,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合并測算,公司2021年度較2020年度出現大額經營虧損,預計虧損金額約為43.94億元。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藍光發展結合房地產業務的項目結轉等經營情況,說明2021年四季度出現大幅虧損的具體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前三季度成本費用應結轉而未結轉等利潤調節情形;補充列示存貨中各項目計提減值準備的具體金額,并結合項目的區位分布、開發情況、銷售進展、市場供求等因素,說明本期計提大額減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截至午間收盤,藍光發展報2.01元/股,漲幅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