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項目
對象精準,體現“補軟”“補短”“補缺”
10項新增的項目,實施對象精準,體現“補軟”“補短”“補缺”,是方案的一大亮點。
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根據方案,2022年全省將開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擬新增普惠性托位5800個。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按規定為75萬名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學校提供經費保障。支持為8100名符合條件的川籍0至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手術、康復訓練、輔助器具適配等康復救助。圍繞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支持20個縣(市、區)改造升級縣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駐地鎮(街道)和中心鎮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站、村(社區)未成年人保護示范點,夯實保護基礎,提升關愛服務水平。

今年,我省計劃安排資金1.28億元,為全省100萬35至64歲農村婦女免費提供“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篩查服務;建設100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力爭實現全省所有街道和有條件的鄉鎮至少建有1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基本建成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支持既有住宅增設電梯5800部,對完成既有住宅電梯增設工作目標任務的地方政府給予獎補;適度提高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適時制定發布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低限,各市(州)城鄉低保標準不低于全省城鄉低保標準低限,實現困難群眾應保盡保、動態管理。
另外,新增項目還包括建成農村鐵索橋改公路橋100座,解決農村鐵索橋安全問題,保障臨河地區群眾出行;支持國道351夾金山隧道工程建設,改善區域交通條件,促進沿線特色紅色旅游資源開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等。
“30件民生實事充分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既發揮政府作用保基本,也發揮市場供給靈活性優勢,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省政府督查室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