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二
超九成投資集中在三大領域,透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都是為了下一步高質量發展鑄動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說,推動高質量發展更上一層樓,也是項目清單透露出的另一個新信號。
從投資力度來看,前述兩萬億元九成以上投向了三個領域: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科創中心。
為何這樣安排?
從項目本身來看,投資規模最大的的是基礎設施方面。按照清單,涉及40個項目,估算總投資1.35萬億元。“補短板的現實需要。”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盛毅介紹,前述投資中,無論是成渝中線高鐵、川渝千億立方米天然氣基地,還是毗鄰地區平臺基礎設施項目,基本都是“平地起高樓”,前期投入較大也在情理之中。
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項目最多,達72個。而估算的5402億元投資中,4197億元投向制造業。這又是為何?
這與川渝兩省市產業特點和共同決策有關。此前,川渝兩省市謀劃共同打造電子信息、汽車產業和裝備制造業三個萬億級產業集群。而本次布局的制造業項目,重點就包括宜賓鋰電產業、中鋁高端制造、電動汽車等。
同時,這也透露出四川建設制造強省的雄心與布局。前不久公布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制造強省”被擺在了突出位置,正好與川渝共建重點項目布局互相呼應。
另一個建設重點,是科創中心。建設的抓手,是共建西部科學城,30個項目計劃投資750億元。主要包括超瞬態實驗裝置、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生命健康金鳳實驗室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