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
豬肉收儲,四川各市州咋落實?
業內人士看來,立足當下和今后一段時間,收儲是當前有效拉抬川豬價格、平衡供需關系和維護養殖戶利益的最佳路徑之一。
如何收儲?
去年9月,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農業農村廳和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四川省生豬豬肉市場價格調控預案》,明確了豬肉收儲的情形。具體思路,是針對不同級別的預警條件,在豬價快速下跌(跌至盈虧平衡點以下)、養殖戶利益受損和養殖意愿不高時,以市場價入場收購不同數量豬肉,積極托市。而投放的時機,往往選在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和節假日等消費高峰時段,以釋放穩定市場的信號。
以去年9月為例,全省生豬價格連續下跌10周,全省平均價格為7.37元/500克,豬糧比價為4.7:1,進入過度下跌情形一級預警區域。隨后,四川下達5000噸豬肉收儲任務,委托遂寧市高金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兩家企業承辦具體業務。
“去年底前后,我們的收儲任務就完成了?!彼拇ㄊ∈称酚邢挢熑喂境崭笨傇战榻B,去年四季度,公司動用了位于成都蒲江縣和廣元市的儲備庫,按照市場價完成了3500噸豬肉。
那么,本輪市州層面豬肉收儲咋執行?
答案是,市場化和綜合施策。據了解,本輪市州層面一萬余噸收儲任務也將通過委托企業的方式實施。同時,建議有關屠宰企業、肉類食品加工企業等抓住生豬豬肉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的有利時機,加快補倉力度。
“綜合施策,以進一步釋放信號,促進豬肉價格回穩。”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看來,生豬收儲應該“多管齊下”,加大對出欄生豬的消納力度。
追問
除了收儲,穩定川豬身價還有何辦法?
業內人士認為,啟動豬肉收儲,只是調控市場供需、穩定豬價的應急手段之一。如要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豬價持續低迷的局面,還要從生產端入手改變供過于求的現狀。
作為全國生豬第一大省,四川應該如何落子?
首先,是穩定調整產能。
“育肥豬的產能可以適當調整,但能繁母豬數量不能大起大落。”何志平說,保證育肥豬的產能關鍵在于能繁母豬存欄量。多年實踐證明,四川生豬產能要維持在常年水平,必須要保證380萬頭能繁母豬的存欄量。據了解,去年四川已將“能繁母豬存欄380萬頭”作為全省生豬生產的警戒線,并下達至各地各養殖場。
其次,是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
記者走訪發現,在價格長期低迷的壓力之下,部分規模養殖場已出現虧損、現金流壓力等經營困境。在此背景下,四川已發出通知,要求金融機構不應對養殖企業抽貸、限貸,以確保養殖業正常運轉。
最后,是用足新手段進一步壓扁豬周期。
川內部分規模養殖企業負責人呼吁,借助大商所生豬期貨交割庫一季度落地四川等契機,進一步引進財政資金、交易所資金和社會資金,進一步放大期貨的杠桿作用,指導企業生產。同時,支持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生豬養殖環節保險品種,為降低養豬戶損失再添新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