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相機捕捉梁上“碑記”

  此次古建中心在田野調查中,使用了一件“秘密武器”紅外相機。雖然紅外相機早已問世,但將紅外攝影技術用于古建調查,在川內還是首次。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副主任蔡宇琨介紹,此次古建調查使用的紅外相機由普通數碼相機改造而來,卻在眉山的報恩寺大殿有了意外收獲。

  這座大殿建于元代,后代進行過多次修繕,連整個屋面都更換過,雖然專家推測室內梁架是元代構件,但因年代久遠,構件上的墨跡和彩畫早已模糊不清,用肉眼或普通數碼相機都已無法辨認,他們這次要做的,就是想試試能否用紅外相機找到以往未曾發現的題記。

眉山報恩寺紀年題記眉山報恩寺紀年題記

  所謂題記,就是古人用毛筆在建筑構件上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通常有祈福記事的功能,并會標明每位捐資人的姓名和所捐財物。一行行題記,仿佛是一篇篇立體的“碑記”,記述著每座古建筑的修建緣起和修繕經過。結果調查人員利用紅外相機對屋梁進行拍攝,三腳架固定好后,通過取景框,可以清晰地看到屋梁上出現了黑色的字跡,那正是通過紅外線過濾的年代久遠毛筆字——由于墨跡和污漬吸收紅外光的強弱不同,有墨跡的地方在紅外相機的成像中顏色更深,同周圍的污漬區分開來,題記顯現出來了!這一發現令大家欣喜不已,同三人一起考察的地方文管工作人員也感嘆到,這在多年的文保工作中,還是第一次發現報恩寺大殿中還有這些隱秘的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