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2月14日上午,在南江縣大河鎮白院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機器聲轟鳴,5臺挖掘機同步作業,20多名工人正在挖溝渠、砌堡坎。

  “我們去年12月初進場的,已經連續作業兩個多月了。”據白院村土地整治項目負責人馬仕關介紹,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土地大約有400畝,“目前已經完成了大概35%,計劃今年4月底全面完工。”

  白院村距離大河鎮上大約十公里,此次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土地在村子的山頂上,是一片相對平闊的區域。“現在翻出來的田大塊大塊的,適合規模化種植,這一季我們打算先種玉米和大豆。”站在田埂邊,白院村黨總支書記閆瑜計劃著村子當季的糧油生產。

  幾天前,恩陽區柳林鎮海山村的優質糧油基地剛進行了一場無人機施肥。自2021年開始建設以來,該村目前已建成大約2800畝高標準農田,“我們還在繼續擴充,這兩天都在整地、修路,預計要建成5000畝高標準農田。”在海山村黨委書記韓渭才看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不僅改變了傳統耕種模式,還為集體經濟增收做出了貢獻,“我們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30多萬元,其中有20多萬元是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加的土地。”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巴中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興農強農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強力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2011年以來,巴中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27萬畝,新建坡梯田58.67萬畝、生產路3270.68千米、灌排渠系3640.28千米、塘堰池等水源工程9850處,新增有效灌面139.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8.7萬畝。

  同時,巴中市在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區大力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工程,小田并大田,彎田改直田,增加作業機械下田設施,積極推廣小麥、水稻和油菜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建成區農機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到65%以上。

  今年,巴中市將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33.49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