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需檢測10多個連接點、測試熄火保護……

  燃氣安全入戶檢測是怎么開展的?記者跟隨代霖一起,體驗了整個過程。

  按照工作任務排列順序,敲開上錦美地小區1棟1單元2601號房間的門,征得住戶同意后,戴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鞋套,直奔廚房。

  代霖首先拿出一個帶“天線”的手持燃氣檢漏儀,從燃氣表接口開始,包括引入管、引出管、熱水器分頭、灶具分頭等每個接頭處,一一檢測。“一般來說,一個家庭的燃氣接口都在10多個以上。在檢測中,每一個接口都要進行檢測,只要有輕微漏氣,燃氣檢漏儀器都會顯示為紅色,并發出警報聲。”

  接口檢測結果,未發現漏氣現象。再將,燃氣檢漏儀器伸入廚具中,也沒有發現漏氣的情況。看熱水器排煙管道是鐵質管道,同時排煙口也伸出了窗外,符合規定。

  最后,是灶具熄火保護裝置的測試。點火之后,再熄滅,發現灶具熄火保護不好,有輕微漏氣現象——指著早已經銹跡斑斑的灶具,代霖向住戶強調說:“一般灶具和熱水器的使用壽命,都是在8年左右,這個明顯已經10多年了”。

  代霖向住戶指出了灶具熄火保護裝置存在問題,建議及時與房東聯系,及早進行更換。“因為沒有大的問題,我們向住戶開具了安全巡檢單。但,如果有嚴重安全隱患,就會再開出整改書”。

  關鍵:問題檢測出后更重要在于整改落實

  代霖的每一次巡檢記錄,都會上傳至成都燃氣集團內部管理系統,形成每一個用戶相對應的專門臺賬。

  而在成都燃氣集團供氣分公司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人員劉挺看來,檢測不是問題,關鍵在于檢測出來之后的整改落實問題。

  據介紹,成都燃氣集團在成都有200多萬戶燃氣用戶,按照相關國家規定,根據用戶燃氣開通時間,每兩年會進行一次例行安全巡檢。“比如,上錦美地小區有540戶住戶,在去年對該小區的例行巡檢中,我們檢測了451戶,其中有8處嚴重安全隱患,已向用戶進行了反饋。”

  但,為何檢測出問題后,整改落實反而成為了難題?

  一方面是用戶安全意識問題淡薄,另一方面是現實利益。“同樣以上錦美地小區為例,這里大多數是租戶。更換排煙管道、灶具、軟管等這些成本,按理說應該房東出,但房東和租戶之間會經常存在扯皮現象,我們又沒有執法權,到后來,燃氣安全問題的整改,就往往變得難以得到落實”。

  而燃氣安全事故往往是出在用戶端——去年以來,全國燃氣事故多發頻發,安全形勢嚴峻復雜。專家表示,近幾年發生的燃氣安全事故中,居民住所和商鋪發生的事故占全年燃氣事故總量的70%左右。

  在四川省住建廳去年開展的一系列針對燃氣安全檢查的專項行動中,也發現:大量燃氣安全問題存在用戶端——其中商業用戶較為突出的安全隱患有:未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未使用長壽命軟管等。居民用戶較為突出的安全隱患有:私拉亂接燃氣管道、熱水器煙道不符合安全規范要求等。

  破解:加強統籌齊抓共管 全面排查和整治安全隱患

  燃氣安全,一直在路上。

  省住建廳提供數據顯示:去年全省相關部門通過開展各類各項整治排查工作,共排查出無有效燃氣經營許可從事燃氣經營的企業194家,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累計檢查燃氣企業3783家次,排查整改隱患5900余處,針對全省燃氣行業各類違法行為共立案120件,行政處罰35件、罰款215.9萬元。

  更進一步的目標,也進行了明確。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去年12月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四川省城鎮燃氣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今年3月底前,各地全面完成本地隱患問題的摸底排查;10月底前全面完成隱患問題整治任務;12月底前進一步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

  而同時,令劉挺擔心的“整改落實難”問題,情況也正在好轉。

  劉挺所負責的錦江片區,正在探索由區級相關主管部門掌握安全隱患點后,督導街道、社區、燃氣公司、物業等多方一起協助整改,“實在不配合的業主,將不排除將會采用斷氣等措施。”

  各地各部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被明確提出。2月12日,在成都舉行的全省城鎮燃氣安全整治工作緊急電視電話會議強調:“進一步深化系統思維、強化責任落實,組建工作專班,加快隱患治理,做實做深燃氣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除了用戶端的整改治理,其他“歷史欠賬”也開始被更加重視。

  “ 我省目前燃氣設施安全隱患存量較大,全省燃氣供氣管道將近10萬公里,其中,建成30年以上的管道有2298公里,建成20至30年的管道有12373公里。”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初步計劃改造燃氣管道32400公里,附屬設施12859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