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劉暢 綜合報道
根據“成都發布”發布的信息,2月17日,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舉行《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通氣會,會上《實施意見》已由四川省住建廳等8部門正式聯合印發實施。
四川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保障性租賃住房,面對的群體為:住房困難的新市民、青年人,且在申請上不設收入門檻——“這類群體,經濟不一定困難,但是在住房上暫時存在困難”。 這其中,《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優先保障新市民中從事基本公共服務的住房困難群眾(環衛、公交、教育、醫護等群體)。
根據介紹,2021年,四川省在成都、瀘州、綿陽、南充、宜賓、達州等6個重點城市開展示范工作,先行先試——2021年,全省籌集了保障性租賃住房6.34萬套(間)。
2022年,四川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將實施擴面增量,將支持攀枝花、德陽、廣元、廣安、巴中等產業工人較多、住房租賃需求較大的城市穩步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四川全省今年力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8萬套(間),新增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租賃補貼7770人。
同時,四川還特別提出了實施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十四五”行動。“十四五”期間,四川全省力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4萬套(間),其中成都市籌集30萬套(間)。
此前的2月9日,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與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舉行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銀政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根據簽約內容,“十四五”期間,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將對成都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分別提供不低于5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總量,提供的中長期貸款期限最長可達25年,并可根據項目情況,按照基準利率下浮并提供最優惠利率支持。
成都市住建局局長張樵在簽約儀式上表示,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已制定出臺了系列配套政策和制度,并構建了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正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已明確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成都“十四五”規劃,計劃“十四五”期間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盤活等多種方式,多渠道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30萬套(間),總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以上,其中2022年計劃籌集建設6萬套(間)。在規范發展人才公寓方面,成都將優化項目規劃選址,合理確定戶型配比和銷售價格,滿足人才多元化居住需求,2022年供應人才公寓2萬套。
2021年9月17日,四川省住建廳向社會公開征求《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同期,成都市于2021年9月17日起施行《關于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支持通過新建、改建、改造、盤活存量等多種方式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最大不超過90平方米。租金接受政府指導,租金年漲幅不超過5%。租金標準根據申請人員類別原則上為市場租金的75%或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