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的“春雷行動2022”第一批典型案例中,一半案例都與食品安全有關。因經營的羊肉湯和羊肉湯香料中的可待因、嗎啡、罌粟堿檢驗項目不符合要求,攀枝花市西區一家羊肉粉店經營者被當地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處罰金5000元并附帶懲罰性賠償金1640元,并被禁止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食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法院判決后,攀枝花市西區市場監管局對該經營者作出“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也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行政處罰。
截至目前,“春雷行動2022”共立案查處案件15442件,案值28134.64萬元,其中食品安全執法行動案件數量8226件,案值2617.03萬元,罰沒2775.62萬元。

綜合施策創新方式
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今年春節前后,全省市場監管局加大了對重點品種、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力度,并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了多次食品安全檢查,多措并舉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在成都,來自市場監管局的網紅“督哥”和記者一道,走進了景區的餐飲商家進行檢查,“整體食品安全情況不錯,但諸如刀具分區、標識準確等細節還需注意。”“督哥”說。
在瀘州,市場監管“小助理”和執法人員一起對訂餐食品安全進行了現場探訪,針對發現的問題現場督促整改;在德陽,市場監管局的“文潔”與執法人員走進超市,對預包裝食品和熟食進行檢查,提醒消費者采購注意事項;在南充,市場監管局的“張哥”帶著執法人員,在督促做好菜品環境衛生管理的同時,也向老百姓普及了壩壩宴食材統一采購、監管、追溯的新機制和新技術。
在食品安全監管中,市場監管部門聚焦重點、綜合施策,不斷提升監督檢查、抽檢監測、執法打擊、應急處置等方面能力,同時大膽探索,通過創新監管方式、協同監管、聯合懲戒、示范引領帶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下一步,我省將繼續加強對重點生產經營企業、重點場所和業態的嚴格監管,對違法行為實施嚴厲打擊;進一步做好風險防控,抓好以進口冷鏈食品為重點的疫情防控,緊盯消費量大、風險較高的食品,聚焦“米袋子、菜籃子”“一老一小一病”“校園、農村、網絡”等食品安全的重點品種、重點人群、重點領域,下大力在查問題治隱患上出實招見實效。同時,融合促進食品安全監管效能提檔升級,強化智慧監管手段建設,持續激發抓食品安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協同治理,持續營建食品安全齊抓共管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