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管有錢養
專項資金予以補助,建立完善長效養護機制
翻開《四川省農村鐵索橋改公路橋建造技術要點》,“技術標準”一欄明確,“原則上新建橋梁按四級公路技術標準執行”。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相關負責人說,擬改造的農村鐵索橋連接道路大多為村組道路、機耕道等,多位于農村邊遠山區,交通量小,因此,建造原則上因地制宜、因橋制宜,符合群眾和發展需求即可。
據介紹,農村鐵索橋改公路橋標準寬度為5.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步建設必要的排水、擋防和安保設施——這意味著改后的橋梁要具備車輛通行能力,能為生產生活運輸提供助力。橋型結構方案的選擇上,則鼓勵綜合考慮橋型、造價、施工組織等因素,推薦采用標準跨徑、技術成熟的簡支梁板橋梁——對于邊遠山區、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這種橋梁建成后一勞永逸,其后期管養費用極低,不會帶來額外成本。
省級財政還拿出專項資金,按照一定的標準予以補助。171座改建的公路橋,總投入逾5億元。按照進度安排,今年,“索改橋”項目將全面開工,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
長效養護機制也在建立完善。為公眾提供出行服務的507座安全狀況良好且能滿足當前交通需求的鐵索橋,具備保留使用價值。我省明確,加強改建公路橋和保留鐵索橋的管理和養護,并將管護職能移交到交通部門實施。
“去年底,我們縣域內要保留的65座鐵索橋已經全部排查了安全隱患,并和村上簽署了保養協議。”樂山市峨邊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該縣日常保養交由鐵索橋所在的村社,有專人負責,縣交通運輸局派出片區技術人員,對養護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并定期督查、指導。
省交通運輸廳要求,按照“一橋一檔”原則建立鐵索橋信息檔案,定期開展鐵索橋技術狀況專項檢查,對需加固維修的橋梁及時納入專項工程,指導鄉鎮政府、村委會或相關單位加強日常維護和巡查管理,確保鐵索橋正常使用。
日常養護怎么做?省交通運輸廳編制了《四川省農村鐵索橋管理養護技術規程》并下發到各市州。“這相當于一本具體的操作指南。”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相關負責人說,結合鐵索橋的特點,技術規程對每一個關鍵結構該怎么檢查、怎么養護等都做了規范性表述,并參照現有公路橋的標準,對日常養護提出要求。比如,對橋面系、結構部件及附屬設施的技術狀況,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巡視檢查;日常養護要填寫記錄,發現吊索等系統出現松動、銹蝕應立即上報進行專項養護等。
資金保障有支持。我省明確,每年拿出450余萬元進行日常養護,其中省級財政給予專項資金補助,市、縣財政配套相應資金。省交通運輸廳也將把鐵索橋管護資金保障及工作開展情況,納入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度績效考核范圍。
有人管、有錢養,到2023年,全省農村鐵索橋基本實現責任、改造、管護“三到位”,存在安全隱患的鐵索橋100%拆除或改為人車兩用的公路橋,橋梁管護和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群眾出行條件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