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之變

  提高采摘標準科學技術加持

  2月28日清晨6時,微薄晨霧中,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梅嶺村茶山上已有數名采茶人來回穿梭。這里有6萬畝茶園,是納溪特早茶核心種植區。

  當前,已經進入納溪特早茶的采摘高峰期,周邊鄉鎮來幫忙采茶工有上萬人。

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梅嶺茶園的智能霧灌系統。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梅嶺茶園的智能霧灌系統。

  “采摘的茶葉不能有‘魚葉’哦。大家要按照標準來采摘,才能保障我們特早茶的品質。”梅嶺村種茶大戶、鳳嶺茶廠董事長周世慶邊招呼著采茶工邊對記者說,得益于鮮葉采摘標準的提高,芽葉完整度大大提高,今年的茶葉質量比去年更高。

  “開采時間推遲,冬季茶園休眠的時間比較長,積累的養分比較多,對于提升茶葉的品質也比較有利。”雅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由于近年不斷實施改種換質,茶園逐漸進入豐產期,產量不斷提高,茶葉的品質也不斷提升。

2月20日,春雪下的峨眉山云放茶園 攝影:黃秀林2月20日,春雪下的峨眉山云放茶園 攝影:黃秀林

  樂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琪認為,今年雨水豐沛,病蟲害少使得樂山早春茶鮮葉質量普遍高于往年,樂山從去年開始強力推進“峨眉山茶”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完善,目前也已初見成效。“今年初次來市場交易的外地客商明顯增加,我每天要接上百個外地客商的電話,兩臺手機都不夠用。”

  筠連縣茶樹種植面積28.6萬畝,預計3月初進入春茶采摘高峰期。筠連縣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余孝存說:“為了抓好春茶生產,我們去年底引導企業引進設備,改進加工工藝,提高生產能力和加工質量,同時加強了采茶工人培訓,提高采摘品質。”

蒲江縣成佳鎮茶園。攝影:陳昊蒲江縣成佳鎮茶園。攝影:陳昊

  蒲江縣成佳鎮副鎮長鐘濤表示,近兩年,蒲江縣全面實施“兩個替代”(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戰略行動,茶葉安全水平和品質都有大幅提升,從今年第一批春茶的開采情況看,質量的提升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質量提升離不開技術加持。在蒲江縣茶韻天成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的茶樹品比園內,栽培了省內外20個茶樹新品種,分為綠、紫、黃、白四大色系,“引進品種的抗逆性、耐肥性、適制性等,都要通過品比園來檢驗,這也為我們本地品種升級換代打下科學基礎。”

  羅瓊說,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長期為品比園提供技術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