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如何進行?

  兩次模擬,確保萬無一失

  1月17日,5號坑被分為1號、2號兩個區域開始分區切割搬遷。在此之前,文保人員進行了兩次1∶1模擬搬遷,解決了不破壞坑壁和遺存分布以及切割工藝、套箱加固工藝等問題。

  這是一個復雜的工程。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文物修復師任俊鋒是此次搬遷的現場負責人,他介紹,5號坑包含文物的切割體和坑壁之間幾乎只有幾厘米的空間,且坑壁并不平整。為避免破壞坑壁和切割體,工作人員只能在U形操作平臺上用定制的“大型挖耳勺”慢慢掏挖。幸運的是,1號區域東北角經探洞顯示并無文物掩埋,因此成為工作人員珍貴的操作區域。在移除1號區域后,再爭取空間進行2號區域的搬遷。

  記者在現場看到,文保人員定制的微縮工具各式各樣。洛陽鏟被改造為上大下小的形狀,這樣的鏟子插進泥土能把泥土形成柱狀帶出來。當坑壁和切割體分離開來,先給切割體做邊框固定并用薄膜將切割體包裹保濕,再用L形鋼做成的“挖耳勺”掏空一塊區域,進而將承重的木板插入。當切割體底部全部被掏空,它已被裝進了特制箱體。

  3月4日下午,5號坑2號區域的切割體起吊。在千斤頂作用下,工作人員焊接好外框角鋼,完成“打包”;噴水壺隨時噴灑焊點,避免現場焊接鋼架時點燃木材。伴隨小巧的手動起重機械手拉葫蘆龍門架的轉動,5號坑坑體徐徐出坑。

  “我們完全按照考古人員的要求完成了這次坑體搬遷。”當5號坑坑體成功搬出考古區域,任俊鋒脫掉防護服時已是滿頭大汗,“科學施工保證了切割體沒有坍塌破碎,也完全沒有破壞坑壁,保留了古人挖掘時的原始信息。”

  后續工作咋做?

  實驗室考古,發現更多未知

  5號坑發現的黃金面具驚艷全國,但在考古人員看來,5號坑的考古發掘工作僅僅完成了兩成,剩下的大量工作有待在實驗室進行。

  在5號坑切割體移出坑內后,文保人員迅速將其送到三星堆博物館文保中心。未來,相關考古發掘工作將在此進行。

  黎海超介紹,去年3月就暴露出來的金箔和新發現的斧形金器仍原封不動靜臥泥土之中。斧形金器是5號坑繼黃金面具之后發現的最大金器,整體形狀像斧頭,前端有一個弧形的刃,表面還有幾道規律的凹槽。相比三星堆祭祀區此前出土的大部分金器,這件斧形金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厚重,最厚的地方超過3毫米。在它去年剛剛露頭時,有專家根據其形狀推測可能是一件象征權力的鉞。如果它是一件金鉞,將和黃金面具一起,證明它們主人的地位無比尊貴。

  所有的秘密,等待著在實驗室一一揭曉。

  “如果在現場考古,只能從上到下一個視角,并且只能肉眼尋找,哪怕用顯微鏡效果也不好。”黎海超說,移到實驗室以后,可用的方法、設備會多得多。“我們將逐層提取文物,每層都要做超高精細掃描或者使用CT、X光,把所有細小的文物信息記錄下來。另外,會取土樣進行精細的化學分析,看有無絲織品痕跡。”據悉,對5號坑的發掘時間或許將長達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