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

  不久前,中國服裝協會校服產業研究中心發布了國內首個《中國校服采購現狀調查報告》。根據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部署,由四川省纖維檢驗局指導推動、四川省中小學后勤協會發布的全國首個省級校服管理團體標準——《校服(園服)采購與驗收規范》(以下簡稱《規范》),作為“原創案例”寫入該報告。

  校服是培育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安全涉及千家萬戶,學生校服采購是一項民生工程,歷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校服(園服)采購和驗收方面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學生服商品驗收規范》制定時,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校服管理的指導性文件以及《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等重要標準還未發布和實施,該行業標準在當前形勢和背景下,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指導校服采購和驗收的需要。”省纖維檢驗局監測三科科長任秀華告訴記者,近三年她和同事對省內部分學校進行走訪調研,發現部分采購單位不清楚校服產品標準,不熟悉校服采購、驗收程序,存在采購到不合格校服的風險。去年,《校服(園服)采購與驗收規范》的出臺,無疑填補了這一空白。

  采購校服需要把握哪些關鍵環節?

  《規范》提出,校服采購有“四關”:第一是“需求關”,采購方根據自身需求和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在與學生家長充分溝通的基礎上,確定采購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校服(園服)色彩、款式、品種、價格、面料、版型。確定的采購方案以公開的方式對外發布。第二是“考察關”,采購方組織對校服企業資格及能力進行審查,可以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推薦現場議標的企業。第三是“評審關”,采購方在實質響應議標方案的基礎上,優先采用綜合評分法,以“質優價宜”的原則確定供貨企業,不得直接指定。第四是“合同關”,采購方在遵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規定的基礎上,與供貨企業協商質量、數量、品質鑒定等內容,明確權益、義務及爭議處理方式,簽訂校服采購合同。

  校服驗收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規范》明確:在驗明供貨資料齊全、外觀款式符合約定要求的情況下,內在質量驗收要把準“三關”:一是“報告關”,檢驗報告要有資質認定標志(CMA),有成衣外觀照片和學校LOGO,有標準要求的各項技術指標。二是“留樣關”,隨機抽取不少于2套(件)留樣封存,以備監督抽查或質量有爭議時檢驗。三是“委托關”,委托公益性檢驗機構,重點對附件要求、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摩擦色牢度等指標進行檢驗。

  “基層學校在校服采購與驗收過程中做到了對照標準、規范操作、科學運用,更好地確保校服質量與安全,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四川省中小學后勤協會秘書長徐永和認為,《規范》明確了校服采購和驗收的“關口”,對推動校服質量提升意義重大。

  “《規范》的出臺讓我們轄區內中小學校在校服的采購上有章可循,打消了家長對校服質量的顧慮,確保學生穿上品質可靠的校服。”成都市成華區教育服務中心主任高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