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種源:
加快回收加強調度,種源能基本自給
“與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等糧食作物不同,大豆可以自留種。我省農戶自留種比例超8成,很多大豆種子都在農戶手中。”位于南充市高坪區,四川科茂種業有限公司是省內最早生產大豆種子的公司之一,其總經理楊洪理介紹,當前豆種主要通過企業向農戶收購,再由政府從企業手里購買。
做好大豆種源保供,省農業農村廳此前已下發《關于做好大豆種子供給保障的通知》。“當下主要通過加快推動企業收儲、及時搞好種源供需調度以及積極引進缺口種源等。”省種子站工作人員介紹,具體措施包括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及時解決大豆種子收購資金緊張問題,鼓勵集中連片使用政府采購種子的農戶將手中商品大豆優先銷售給種子企業作為種用等。
“中轉站”種子企業當前馬不停蹄,加快回收豆種。“目前公司到庫大豆種子已達1200噸,正在積極對接項目資金,加緊去農戶家里收購豆種。”楊洪理說。截至目前,敬樹忠回收了1800噸豆種,但距離此前設下的“小目標”2500噸-3000噸還差一截兒。“當前由于豆種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0%左右,農戶有些惜售,我們有多少就收多少,能收就收,全力收!”
種源供需調度也在緊鑼密鼓加緊。達州市今年大豆擴種任務53.5萬畝為全省第一,占全省大豆總播面的六分之一。“目前處于土地整理和種子儲備階段,已統籌三條種子供應渠道,調度180萬公斤種子,加緊組織有資質企業及時調運采購。”達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楊勇說。
2月起,綿陽市開始調度各地大豆擴種田塊到戶臺賬,掌握大豆種源保供情況,確保全年完成完成大豆種植33.3萬畝,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7萬畝。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下,鑫源、禾創、惠農等四家種子企業已協調備好大豆良種306萬公斤。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最新調度情況來看,種源能基本自給。
計劃5月開始種植,廣元市劍閣縣目前正忙于備種,將依據財政資金情況,對接種子公司為大戶集中采購優質豆種。為確保及時購種,自貢市榮縣出臺種子補貼政策,“對擴種大豆需采購的種子,擇優確定品種,按政府采購程序統一采購種子,采購資金采用縣級報賬制”。
眉山市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賈現文說,將充分利用好中央財政資金,為大豆每畝補助150元,通過集中采購豆種等農資或直接補貼等方式,調動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

選對品種:
以“南豆”貢豆”系列為主,培育征集新品種
3月11日,巴中市恩陽區尹家鎮大埡口村約70畝低效經濟作物園里,旋耕機突突作響,村民揮舞鋤頭開溝施肥,為大豆、玉米種植打下基礎。“按照目前的土地治理進度,3月中旬能種下玉米苗,5月套種大豆。”大埡口村黨支部書記張華滿懷期待。
今年,四川明確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這要篩選出適宜的優良品種。”南充市農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長吳海英介紹,四川大豆品種以南充市農科院選育的“南豆系列”和自貢市農科院選育的“貢豆系列”為主,具有耐陰性好、蛋白質含量高等特點。
廣元市今年凈種大豆57萬畝以上,玉米大豆復合種植面積達38萬畝,居全省第二。其中,作為糧油大縣,劍閣縣將完成10萬畝示范推廣種植。“為確保完成目標,我們選用耐密耐陰、抗倒宜機收、品質好、豐產性高、抗逆性強的豆種。”廣元市劍閣縣委書記楊祖斌表示,玉米則選用具有株型緊湊或半緊湊、耐密抗倒等品質的高產品種,“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

除了選好種,還要用好種。在省種子站工作人員看來,要把好大豆品種關,嚴格核查調運豆種的合法性和適宜性。
“一個種植單位包括兩個100厘米寬的種植帶,相鄰栽種兩行玉米(高粱)和兩行大豆……”3月3日一早,宜賓市南溪區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里,農技專家為種植大戶講解大豆玉米(高粱)帶狀復合種植技術。“自貢市農科院大豆所向我們供應種子,豆種品質好、產量高。”宜賓市農技站副站長楊齊介紹,目前按照播期和生育期特點,向農戶分別推薦適宜玉米(高粱)大豆套作模式的種子下田下地,包括耐蔭性強的春大豆和夏大豆以及緊湊型玉米品種。
目前,四川豆種以夏大豆為主,春大豆較少。吳海英建議,要引導和支持科企合作,加大培育一批優質、高產、適宜間作的大豆新品種,為推廣間套作技術模式提供科技支撐,還可以發揮種源優勢,建立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供應中心。“下一步還將廣泛征集大豆新品種,通過開展品種展示示范,向農戶推介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省種子站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