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郭靜雯

  四川省共有A級景區800多家,數量和資源居全國前列。隨著游客對文旅體驗的要求更高,產業迎來轉型升級,提升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也成為大勢所趨和當務之急。

  什么樣的管理服務才能稱為“精細”?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應滿足哪些標準?景區如何對標提升?

  四川在線記者近日從省文旅廳獲悉,《四川省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規范》已于日前正式印發,將于4月1日起正式實施。

  作為全省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的地方標準,《四川省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定了旅游景區的交通、游覽、餐飲、住宿、購物、娛樂、衛生、安全、綜合管理、智慧旅游景區建設等各項精細化管理服務提升的具體要求,同時也適用于四川省旅游景區的復核評價。

  與其他地方標準相比,這部《規范》有啥特點?將有助于解決哪些行業發展瓶頸?3月18日,四川在線記者對話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李柏槐,詳細解讀《規范》內容。

  四川在線:您認為,四川為什么急需出臺這樣一部地方標準?

  李柏槐:旅游景區是按照國家標準已經建成的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是旅游產業的龍頭和核心。截至2022年2月,四川共有A級旅游景區804家,旅游度假區57家,生態旅游示范區76家。近年來,四川省旅游景區服務質量意識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省旅游景區發展已經從壯大數量規模的量增時期轉入數質并舉的提質增效時期。但從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要求來看,依然存在旅游服務質量意識有待加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有待提升、基礎服務設施有待完善、管理服務人才有待充實等問題,旅游管理服務質量仍是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因素。

  為了破解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的難題,四川提出全省旅游景區開展“對內注重提品質、對外注重美譽度”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而開展旅游景區管理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第一步,就是因地制宜制定四川省旅游景區管理服務質量提升標準并貫徹實施,讓標準成為控制旅游景區管理服務質量的硬約束。

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供圖)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供圖)

  四川在線:制定這部《規范》的理念是什么?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李柏槐:《規范》堅持以游客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游客滿意度作為實施旅游服務質量監管和提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影響游客“游前—游中—游后”行為的主要問題,制定了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的規范要求。

  《規范》明確了該標準的適用范圍,規定了旅游景區在交通、游覽、餐飲、住宿、購物、娛樂、衛生、安全、綜合管理、智慧景區建設等十個方面的精細化管理服務提升要求。《規范》還制定了“四川省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評分細則”,評分細則在分數權重上側重于引導旅游景區提升交通、游覽、餐飲、住宿、衛生和智慧旅游景區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四川在線:與國家標準和其他地方標準相比,《規范》有哪些不同?

  李柏槐:《規范》編制的重點落在如何提升“精細化”管理和服務上。如交通方面,提出“應在通往景區的主要干道上設置外圍引導標識”“停車場實行分區編號管理,通過導航地圖能順利到達各分區停車場”“建立充電樁”等內容;餐飲方面,提出“主動提供公筷”“室內公共區域禁止吸煙”“明確公示菜品品名、規格、計價單位、價格,以及主要原材料含量等內容”等內容。

  諸如此類的細化指標設置,目的在于從游客需求角度出發,引導旅游景區提升游客“游前”的信息服務和預約服務、游客前往景區過程中的交通服務和分流服務、景區入口的引導和停車服務,以及提升游客“游中”的游覽、購物、餐飲、住宿、娛樂、衛生、安全等方面的更精細化和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促進旅游景區建設、管理、服務、運營高質量發展,實現旅游景區管理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四川在線:《規范》實施后,將為景區管理服務帶來哪些改變?

  李柏槐:《規范》確定的要求是四川省旅游管理領域標準化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四川省旅游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規范》發布和實施,將進一步推進全省旅游景區完善高質量旅游服務供給,提升旅游景區質量管理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旅游消費需求。

  當然,僅僅符合標準只是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提升的第一步,在現有規范的基礎上追求特色化、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才是未來旅游景區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而且全省旅游景區中在提升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方面已經出現許多新實踐、新探索,未來在這些標桿景區的示范帶領下,必將涌現出更多服務優質、經營規范、市場輻射力強、游客滿意度高、經營效益好的旅游景區,真正實現全省旅游景區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