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金通工程”銜接“春風行動”一票制運輸接駁車瀘州市“金通工程”銜接“春風行動”一票制運輸接駁車

  樹立品牌

  破解鄉村運輸難,遏制非法運營 

  近日,綿陽市民謝靜和家人前往安州區塔水鎮“幸福七里”景區賞花,“今天感受了一盤直達景區的‘小黃車’,包接包送,服務周到,價格相當實惠。”

  謝靜口中的“小黃車”,正是四川鄉村運輸“金通工程”農村客運車輛。2年來,四川按照統一車輛、統一人員、統一標識、統一監管投訴平臺的“四統一”方式,推廣實施“金通工程”,“小黃車”已成為工程的顯著標志。

  “鄉村運輸‘金通工程’品牌已經建立,正逐漸深入人心。”彭濤說,四川省通過構建統一規范的鄉村客運識別體系,發展普惠便民的鄉村客運服務體系,整合各類運輸資源,系統性地破解了鄉村運輸的各種難題,有效遏制非法運營,打通了群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和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阿壩州壤塘縣,“金通工程”讓群眾出行更方便。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吉富介紹,當地通過農村路網暢通工程,完善公路網絡,并將各個物流節點、客運站以及招呼站連點成線、連線成網,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客貨運網絡。全縣所有建制村,除了8個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以農村客運方式覆蓋外,其余43個建制村均已實行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通達了開行頻次更高、票價更為實惠的公交車。

  位于川渝毗鄰地區的武勝縣推行全域公交,開通了25條城鄉公交線路,實現23個鄉鎮公交全覆蓋,并在偏遠地區投放了10輛“金通工程”鄉村客運小型客車,解決覆蓋率不高的問題。坐公交車,現役軍人、殘疾人、65歲以上老年人享受免費乘車服務,學生卡實行折扣票價,如今,該縣群眾乘車費用較以往減少40%。此外,還解決了非法運營等運輸安全隱患。

  各縣(市、區)還探索推出了定制化、個性化農村客運。瀘州市江陽區開行農業觀光專線,方便更多市民走進田間地頭;開行水果、蔬菜專線,讓農民“趕場”賣蔬果更方便快捷。綿陽市安州區打造了旅游精品環線,開通主要景區直通車,實行“點對點”上門接送……在“金通工程”品牌下,四川多地有了日常出行有效覆蓋、重點時段專項保障、經濟便捷的鄉村客運服務。

  依托農村客運四通八達的運輸網絡,工程還不斷疊加郵政、物流、商貿等,將各類運輸資源整合,誕生了多種鄉村運輸新模式。

  眉山市丹棱縣打造“道德超市+金通+郵快+電商+直播帶貨+金融+代購代銷”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嚴忠宇表示,一輛小黃車、串聯大鄉村,打通了便民興業的“快車道”。僅2021年,丹棱縣通過村級“金通·郵政驛站”就寄遞特色農產品快件2萬余件,發放快遞包裹6萬余件,金融服務交易金額近5萬元。

  道路通,百業興。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鄉村運輸“金通工程”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標志性工程,其品牌作用正在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