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湖南泡菜企業“土坑酸菜”事件后,“老壇酸菜”的衛生安全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包括康師傅、統一等不少知名方便面企業卷入其中。這也給四川泡菜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和沖擊,所謂“中國泡菜看四川”,全國有 2/3 的泡菜來自四川。

  酸菜屬于泡菜的一種,也被稱為鹽漬發酵蔬菜。作為川菜不可或缺的一味調料,消費者能否放心食用四川酸菜,生產衛生條件是否達標?3月21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四川什邡的一家泡菜生產企業進行了實地探訪,現場直擊了老壇酸菜生產全流程……

  使用國家認證CNAS食品檢驗試驗室

  對老壇酸菜進行13道把關

  四川道泉老壇酸菜有限公司地處四川省什邡市“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基地”馬井鎮,該公司為國內多家知名企業加工酸菜制品,也是“統一老壇”酸菜調料包的最大供貨商。

  記者走進生產車間,現場直擊了老壇酸菜制作的完整流程,菜品入庫檢驗、清洗、分揀、切分之后,將進入發酵池進行發酵。在九九八十一天的初次發酵后,經過三道機洗、三道人工清洗,將進入傳統老壇進行七天左右的二次發酵。在二次發酵車間里,傳統老壇整齊排列著,靜靜醞釀綿長的酸爽。四川道泉董事長周后成告訴記者,只有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廠家才會建造標準食品級環氧樹脂池,造價成本需要8萬元,現在市場上小作坊并不會建這樣的池子。目前,四川道泉對老壇酸菜的制作過程嚴格內控,使用國家認證CNAS食品檢驗試驗室對老壇酸菜進行13道把關,設立三道防線,用于掃描重金屬、農殘、亞硝酸鹽等124個項目,全力保障老壇酸菜的食品安全。

  對于今年315央視晚會曝光的“土坑酸菜”,周后成認為有兩大問題,一個是存在亞硝酸鹽、防腐劑超標,環境衛生不達標等問題;另一個是酸菜在腌制過程中,大量鹽水滲入地下,會污染地下水及周圍環境,違反食品安全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