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魚竿掛了6個吊鉤這根魚竿掛了6個吊鉤

  據(jù)《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用漁具名錄》,定置延繩真餌單鉤釣具、漂流延繩真餌單鉤釣具、擬餌復(fù)鉤釣具(釣鉤數(shù)7個及以上)、真餌復(fù)鉤釣具(釣鉤數(shù)7個及以上)四種釣具都屬于禁用漁具。“在禁漁期、禁漁區(qū)使用禁用漁具,將面臨刑事處罰。”楊涵說。

  當晚,沿著長江瀘州段單向航行了約20公里,羅小兵一行共收繳了5支魚竿。3月14日凌晨3點50,執(zhí)法人員還在沱江一橋江邊發(fā)現(xiàn)了6名非法捕撈者,并將其帶到派出所接受調(diào)查。

地上散落著兩袋“打窩子”的餌料地上散落著兩袋“打窩子”的餌料

  用“游擊戰(zhàn)術(shù)”打個出其不意

  行駛在漆黑的江面,為何執(zhí)法人員能敏銳捕捉到垂釣、非法捕撈的種種跡象?

  “除了熟悉長江水情,還需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駕駛著執(zhí)法快艇,王彪向四川在線記者分享起經(jīng)驗。他是一名退捕漁民,2016年“上岸”后,因為年輕、有開船技術(shù)、熟悉江情,成為了一名護漁員,“岸邊的閃光處是我們關(guān)注的重點,很有可能是魚漂,或者垂釣者的手電筒。”

  自從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以來,瀘州共有1400余名漁民退捕上岸,其中部分上岸漁民從事了護漁工作。

  王彪告訴四川在線記者,每一次夜間巡邏并不是漫無目的,要么是接到群眾舉報前去現(xiàn)場,要么會在日常巡邏中對一些魚兒較多的水域進行重點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