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金更高的“銷量任務”

  “點贊”后,“張丹丹”突然問了瑤瑤一個問題:“您在網絡上有網購的經歷嗎?”瑤瑤立即回答:“有啊。”隨后,“張丹丹”為瑤瑤推薦了“銷量任務”。

  所謂的“銷量任務”,其實就是刷單。“張丹丹”介紹完工作流程后,就為瑤瑤推薦了“派單客服童童”。在“派單員”的指導下,瑤瑤接到了第一個刷單任務:把派單員發來的商品鏈接中指定商品加入到購物車,然后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進行付款。這一單,瑤瑤轉過去了318元,收到傭金15.9元。隨后,“派單員”將購買商品的費用和傭金全額返還給了她。整個過程不到5分鐘。

  第一單刷完后,瑤瑤繼續接取任務,分別向對方提供的二維碼轉賬1000元、300元。付款后,“派單員”都快速地將傭金和購買商品的費用返還,瑤瑤一共賺取了傭金100余元。

  一 開始,瑤瑤只是無聊為打發時間而選擇做任務,后來她發現,動動手指輕輕松松就賺到100多元傭金,無疑非常有吸引力。隨后,瑤瑤繼續接單,但和之前不同的是,這第四單不能提現了。

  根據APP內系統提示,第四單為連單,瑤瑤只拍下了1件商品,需要再拍2件才能完成,否則不能提現。此時,瑤瑤只以為是自己操作不當,于是便按照系統提示,繼續轉賬刷單。4100元“連單費”、13800元“補單費”、27600元“解凍費”……為提現,前前后后她一共轉賬了17萬元到對方指定賬戶中。

  瑤瑤心慌了,卡里的17萬元積蓄全投進了刷單里面卻還是無法提現。她趕緊找到了客服,此時客服承諾,再轉賬7萬元就給她提現。客服還說,如果沒有錢可以去借,并且十分貼心地為瑤瑤列舉了各種貸款APP。

  求助老公,發現老公也被騙過

  瑤瑤雖然迫切地想提現,也去了解了各種網貸,但所幸的是,她并沒有去貸款,而是將刷單轉賬了17萬元這件事告訴了老公,想讓老公給7萬元用于“提現”。老公得知這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立即告訴瑤瑤,這是遇到詐騙了,并將埋在心中快一年的秘密告訴了瑤瑤。

  原來,在2021年年初,瑤瑤老公在網上認識了一名“投資大師”,經過一番聊天后,“大師”取得了瑤瑤老公的信任,并向其推薦了一款“投資APP”。隨后,在對方的指導下,瑤瑤老公共轉賬了7萬余元進行投資,結果每當想提現時,對方卻以“解凍費”“操作失誤”“卡號輸入錯誤”等理由不予提現,瑤瑤老公才明白自己遇到了詐騙。不論是瑤瑤遇到的刷單,還是其老公遇到的網絡投資,“無法提現”的話術都如出一轍。經過老公的解釋,瑤瑤終于醒悟,自己是遭遇了新型詐騙“套路”,不論是做“手工”還是為某短視頻平臺賬號點贊,都是新型刷單詐騙的前奏,為的是讓自己對客服產生信任,從而掉入“刷單賺錢”的陷阱中。于是,瑤瑤對提現也不再抱有幻想,而是立即報警。

  目前,兩起詐騙案均已立案,案件正在偵查中。

  警方提醒

  隨著公安機關對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不斷加強,犯罪嫌疑人的手段也進一步“升級”。刷單詐騙也由最初的直白“招聘”,變異成“做手工”“點贊”“銷量任務”等具有非常迷惑性的字眼,但本質都是一樣的——利用小額報酬作為誘餌,引誘受害人落入陷阱,騙取錢財。大家應該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對于涉及提前繳納各種費用,“輕松日賺百元”等信息應當做到“不聽、不信、不傳”。

  (陳力 四川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雍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