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均為靈活無柱、可分可合的開敞空間

  對觀眾而言,博物館新館最讓人關注之處在于將以何種方式呈現三星堆文物的震撼。劉藝介紹,新館館內的建筑設計也暗藏匠心。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共三個堆體,東側兩個堆體為展陳空間,西側一個堆體為后勤庫區。

  進入“時空螺旋”序廳,螺旋樓梯環繞放大6倍的青銅大立人雕塑,讓游客切實感受古蜀文明“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震撼。至于參觀路線也設計得相當靈活,游客既可以通過“一筆動線”連續參觀全部展廳,也可以單獨“點菜”。據介紹,新館共6個常展廳和1個臨展廳,展覽面積1.8萬平方米。結構設計采用鋼桁架樓蓋,保證展廳均為靈活無柱、可分可合的開敞空間。一樓設計了“古城古國”“古蜀文明交流”“考古發掘歷程”等主題展廳。在參觀完一層后,觀眾還可以通過螺旋樓梯進入二層 “圓形劇場”觀賞情景短劇,再參觀“藝術、神話與祭祀”展廳、“文物重器專題”展廳、“新考古成果”展廳。

設計概念圖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供圖設計概念圖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供圖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還包含地下一層。觀眾通過螺旋樓梯進入負一樓以后,這里設計了游玩兒童樂園和學術報告廳。未來,孩子們可以在這里通過游戲的方式愛上考古和文物,觀眾也可以在這里聆聽到考古大咖們的學術報告。

  在新館,觀眾可以看到哪些精彩展陳?朱亞蓉介紹,新館基本陳列將強化且緊扣“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這一考古學文化定性而展開,夯實既有研究成果,豐富最新考古信息,除展示三星堆博物館一、二號祭祀坑文物外,還將系統陳列展示三星堆祭祀區新一輪重大考古發掘中出土的文物。

  目前,博物館已經啟動新館基本陳列的策劃工作,展示三星堆文物技術與藝術之美,講述文物背后所蘊含的古蜀歷史文化,闡釋古蜀文明在中華及世界文明形成發展進程中的價值地位。不僅如此,建成后的新館還將具備智慧博物館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新館突破藏品展陳的時空限制,豐富藏品的展陳方式,擴展展陳內容,提升與游客的互動,打造一個將文物、遺跡和智慧城市融于一體的三星堆博物館智能生態系統鏈,讓游客能夠更加深入地體驗古蜀國所創造的燦爛文明。

設計概念圖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供圖設計概念圖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供圖

  公共空間:“古蜀之眼”是點睛之筆

  在三星堆博物館新館設計方案中,“古蜀之眼”的概念無所不在。劉藝表示,“在我們看來,三星堆最有特點的文物除了青銅面具,就是眼睛。它們是古蜀人眼睛崇拜的體現,也是古蜀人希望通過眼睛探索未知的體現。它們穿越時空,仿佛和觀眾默默對話。同樣,博物館也是‘看’的建筑藝術,所以我們希望把二者聯系在一起。”

  在新館中,敦實厚重的立面透出“古蜀之眼”,向遺址區方向眺望。這雙巨大的眼睛巧妙地容納了“時空螺旋序廳”和“圜流古今劇場”兩個節點空間,為公共空間引入了自然光線,更象征著三星堆文化對外展示的窗口,是古蜀文明穿越古今凝望世界的隱喻。

  在“時空螺旋序廳”,環形的青銅樓梯環繞青銅大立人螺旋向下,與二號館環繞青銅神樹螺旋向上的中庭遙相呼應,向下探秘古蜀之源,向上展開未來之旅,“應天接地”,形成新舊建筑之間的對話與傳承。 在“圜流古今劇場”,游客可以觀賞一場來自古蜀先民的情景短劇。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外立面采用玻璃幕墻和青銅遮陽板,堆體部分采用干掛米黃石板,虛實對比,形成三星堆標志性的“古蜀之眼”。“我們希望到三星堆的觀眾既能通過古蜀之眼內望歷史,也可透過‘眼睛’,駐足欣賞老館與遺址的景色。”

  劉藝表示,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建設中,還重新利用景觀設計融合建筑,消解軸線,讓園區重新融合成為完整的生態公園。“堆列三星,古蜀之眼”,新館的建設將重塑園區空間格局與游覽體驗,在時光長河中留下刻度與烙印,塑造三星堆文化的新地標。

  記者了解到,博物館新館的建設過程也將采用最新的智慧工地技術,將更多人工智能、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筑、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各類物體中,最終實現工程管理人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整合,以科技賦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