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視頻 吳楓 郭雨荷
“菌子沒種出來,技術經理卻消失了?!苯?,消費者王平(化名)通過四川日報全媒體問政四川平臺和民情熱線留言反映,自己網購了一批桑黃菌種,按照商家的辦法種植后,啥都沒種出來,而此前聯系自己的技術經理卻消失了。
無獨有偶,記者瀏覽“問政四川”平臺發現,近期反映購買到假種子、假種苗的網友留言時有出現。當前正值春耕時節,種子、種苗銷售進入高峰期,四川在線記者探訪,看哪些種子、種苗容易造假?監管盲區在哪里?如何避免買到假種?
假種子種苗較多出現在哪兒?
蔬菜、中藥材等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種苗,監管尚存在困難
記者發現,網友反映購買到假種子、假種苗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中藥材、蔬菜等非主要農作物領域。
這一情況,在此后采訪中得到印證。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新修訂的《種子法》正式施行,對種子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也進一步加大了處罰力度,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作為主要農作物,種子監管十分嚴格,已經可以實現全流程追溯,假種子的問題相對較少。
然而,蔬菜、中藥材、花卉等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多樣,涵蓋種子、種苗、種根等多種形式,監管存在諸多困難。以中藥材為例,長期以來中藥材一直被當作一般農作物進行種植,但與農作物的管理體系相比則遠遠落后。目前中藥材種子有國家標準的不超過10%,有地方標準的也不過20%。
“在中藥材種子流通過程中,沒有質量標準,也沒有明確的執法部門專門對中藥材種子、種苗進行監管?!币晃恢兴幉姆N植基地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市場上區分種子種苗質量優劣全憑經驗,一般從外觀、產地、干濕度、凈度、發芽率、產量大小、純度、飽滿度、陳新度等幾個方面進行判斷,沒有像農作物種子那樣的防偽標識?!百I到的中藥材種子能不能發芽全看運氣。”
網絡銷售加大監管難度
“買的水仙種球,收到后發現是洋蔥”
真假苗木混賣的情況,在網絡銷售中更為常見。
記者在“百度”上搜索“種苗購買”,出現近2000萬個種苗采購平臺、種苗推薦文章鏈接。在一網絡購物平臺上,部分銷量破十萬的苗木店鋪內,“買家秀”慘不忍睹——“買的水仙種球,收到后發現是洋蔥?!薄百I的紅掌苗,收到了毛芋頭?!备鋸埖氖?,有人反映“買的紫竹,收到的卻是被染色的綠竹?!痹儐柹碳?,得到的是套路性的回答:如果種不出來,就說是你技術沒掌握好;如果種出來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就說是新品種。
“難道沒人管管嗎?”王平就是通過網絡購買的桑黃菌種,他想知道網絡渠道該如何監管,能否追回自己的損失。
記者找到王平購買菌種的商家——四川厚圃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位于新都區斑竹園鎮,但早已人去樓空。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接到過兩次群眾電話舉報,他們到現場進行了調查,發現群眾舉報的問題缺乏關鍵證據材料,沒有辦法證明公司的問題。后來,公司在工商部門辦理了注銷。
“真假誰來判斷,怎么判斷,這是個難點?!币晃环N苗打假人表示,建議監管部門發動專業的機構對網絡銷售的店鋪進行抽檢,從源頭上說,還是要規范標準體系,讓執法有據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