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點二
穩糧倉,讓糧食安全的支撐更強
在當天的重點水利工程集中開工現場,一塊“工程項目表”的實物展板,吸引了四川在線記者的注意。
展板上,在亭子口灌區一期、斑竹溝水庫、李家梁水庫、黑寶山水庫以及三合水庫的項目名稱后面,都有一個設計灌面的統計。灌面即灌溉面積,是一個農田水利術語。把灌面作為水利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指標進行展示,其背后的農業考量不言而喻。
農民朋友常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由此可見水對農業生產的極端重要性。觀察上述5個項目,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基本上都位于川東北地區。
川東北地區是四川省“老旱區”,也基本與四川省“一主四片”水生產力布局中的“秦巴山片”大抵一致。在這一區域,水利建設欠賬較大,水資源一直是制約農業生產的“瓶頸”。
與此同時,川東北也是四川省糧食的重要產區之一。以達州市為例,2021年達州全市糧食總產量324.2萬噸,連續9年穩居全省第一。
在上述5個開工項目中,斑竹溝水庫、李家梁水庫、黑寶山水庫3座水庫位于達州市境內,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受益范圍也涉及達州。這些工程建成后,將為這個“第一產糧大市”穩糧增收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利保障。
而據四川省水利發展集團董事長鐘杰介紹,亭子口灌區一期建成后,將惠及川東北4市11縣69個鄉鎮,灌溉面積136萬畝,促進糧食產量由畝產549公斤提高到680公斤。
正所謂“人靠飯養,苗靠水長”,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此次集中開工的12個重點水利工程總投資達268億元,涉及成都等11個市(州)。全部工程建成后,將增加7億立方米的年引水量,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154萬畝,相當于3個大型灌區的面積,進一步夯實了糧倉的水利根基,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增添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