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包裝材料進行做舊,再生產各品牌假冒老酒銷往各地,最后雇“網紅”進行推銷……4月26日,四川省公安廳“知識產權宣傳周”新聞通氣會召開,通報了宜賓假冒老酒案告破,涉案金額高達1.1億余元。

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四川公安全年共偵破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1643件,涉案總金額約38.2億元。另外,還通報了一批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典型案例。
假冒老酒案告破,涉案金額1.1億余元
從江蘇購買包裝材料進行做舊,再生產各品牌假冒老酒,通過物流發貨方式銷往貴州,再次銷往重慶和安徽。期間,嫌疑人成立專業銷售公司,雇“網紅”直播“引流”,向全國21個省市2000余人銷售各類假酒……2021年7月,宜賓市公安局接到報案,有一批假冒某知名品牌的白酒從外省發往貴州。
專案組圍繞該批貨物的來源和去向開展深度偵查后,查明了產供銷全鏈條犯罪網絡。同年7月至9月,宜賓市公安局組織100余名警力分三批開展集中收網,抓獲嫌疑人18人,搗毀生產窩點2個,銷售窩點2個,扣押假冒老酒52359瓶,生產假酒的包材4萬余套,涉案金額1.1億余元!
去年,偵破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1643件
去年,四川公安共偵破知識產權領域犯罪案件1643件,同比上升81.9%,抓獲犯罪嫌疑人3952名,涉案總金額約38.2億元,各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偵辦部督案件26件,偵辦廳督案件199件,打掉犯罪團伙100余個,端掉犯罪窩點近300個。
其中,巴中市公安機關偵辦的“8·19”假冒通江牌木耳注冊商標案,搗毀生產窩點7處,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額4000余萬元,被公安部列為全國典型案例。宜賓市公安機關偵辦的“2·05”侵犯著作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搗毀生產窩點6個,扣押侵權音像復制品10余噸,被公安部、國家版權局等六部委聯合督辦。
四川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四川公安將把目光聚焦“三個戰役”——聚焦省內知名品牌保護,全力打好“川企品牌保衛戰”;聚焦著作權保護,全力打好“大運版權保衛戰”;突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全力打好“創新專利保衛戰”。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實習生 閆曉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