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噪音投訴,聽說過投訴施工聲音大的、汽車胡亂鳴笛的、商家喇叭聲太吵的,那你聽說過投訴癩蛤蟆叫聲太吵的嗎?
近日,成都市龍泉驛區一居民在“人民網地方留言板”反映,龍泉驛區陡溝河公園一處池塘,每到4月,癩蛤蟆叫聲此起彼伏,吵得附近住戶夜不能寐。建議將池塘填平。
為此,建設方回應:癩蛤蟆是“三有”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自捕捉的。有癩蛤蟆出現的地方說明該地生態環境良好。由于夏天已至,癩蛤蟆叫聲屬于正常自然現象。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其中所稱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因而,從法律角度看,癩蛤蟆叫聲不屬于噪音。

網友投訴和回復
網友投訴
“瘌蛤蟆”叫聲讓人夜不能寐
管理方:正常自然現象
4月19日晚,網友@不***在“人民網地方留言板”投訴“陡溝河公園所修池塘里癩蛤蟆叫聲擾民”:
龍泉驛大面鎮經開區南一路旁邊的陡溝河公園,在某小區某棟正對面修了一處池塘,此池塘每到四月份開始,癩蛤蟆的叫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吵得我們樓棟朝向池塘的住戶夜不能寐。十幾二十樓的住戶都反映叫聲很大,仿佛就在耳邊,關門關窗都不頂用。現在大家上班都挺累,下班回到家就想好好休息放松,但是這蛤蟆聲讓人根本睡不著,關鍵這聲音每年都得忍受四五個月。希望能把這池塘填平,給蛤蟆們在遠離小區的地方安家。
為此,成都經開國投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成都經開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經開資產)于4月29日回復:經調查核實,陡溝河公園設計響應海綿城市,天府綠道建設背景,采用呼應水城共生、宜居水岸的設計思路修建而成。
經現場查勘,公園內未修建池塘,有雨水花園景觀造型,該造型不作為蓄水池使用,雨季會有少量積水現象。
管理方在回復中稱,癩蛤蟆是“三有”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私自捕捉的。有癩蛤蟆出現的地方說明該地生態環境良好。由于夏天已至,癩蛤蟆叫聲屬于正常自然現象。

網友評論
記者發現
多地均有蛙鳴“擾民”投訴
小區內蛙鳴響亮說明生態好?
紅星新聞記者整理發現,因“青蛙”“癩蛤蟆”叫聲投訴擾民的新聞并不少見,在海南三亞、江蘇宿遷、廣東東莞等多地,均發生過青蛙或癩蛤蟆叫聲擾民的投訴。
2017年9月,海南三亞,青蛙因叫聲被投訴擾民,一度是熱門話題。
三亞市民投訴稱,三亞天涯區金雞嶺路某小區靠近河邊的圍墻外面每晚有大群青蛙吵鬧,影響休息。
天涯區環保部門隨后的回復稱:正是這幾年來三亞通過雙修和治水等舉措,青蛙白鷺回歸見證政府通過大力整治換來了三亞良好的生態環境,不能因為人類而破壞動物的生存空間,請給這些動物一點寬容和理解。
當地居民也表示:“時常聽到鳥鳴、蛙叫,我覺得遠沒達到噪音的程度,這些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是一種享受。”“野生動物的叫聲正是這里生態環境變好的寫照,難道要向青蛙問罪?”
當地官方網媒還就此發表評論稱,環境改善回到了蛙鳴的自然生態,恰恰是一種原生態的生活,在海南舉全省之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希望看到更多“蛙聲一片”的情景
2021年5月,湖北武漢某小區居民,覺得小區內的大池塘蛙鳴聲很吵,要求物業將青蛙抓到附近公園放生。但物業在2020年夏天就曾因居民投訴蛙鳴太吵,每晚打著手電筒捉青蛙放生到一街之隔的公園。次年(2021年)投訴又來了。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和武漢市農村農業局均表示,小區內蛙鳴響亮,說明小區生態好,是自然饋贈給居民的福利,生活如此美好,大家對大自然應多一份理解與包容。

法律規定
蛙叫聲不屬于噪音
紅星新聞記者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其中所稱環境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本法所稱社會生活噪聲,是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和交通運輸噪聲之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因而,從法律角度看,蛙叫聲不屬于噪音。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