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7時許,四川閬中一幫泳友在嘉陵江邊游泳時,意外發現一條“娃娃魚”身中4個魚鉤,被鉛墜和魚線困在江邊淺水處的石縫中。之后,幾名泳友接力救助,取出魚鉤后將這條“娃娃魚”重新放歸嘉陵江。

茍先生回憶,當天上午7時許,他和另外兩名泳友像往常一樣到江邊準備下水游泳,泳友李國英發現江邊淺水處的石縫中躺著一條魚。
“江邊水淺,大約有40厘米深,我們看到石縫里躺著一條魚,就用手去摸,那條魚只是擺動了幾下身子,并沒有游走。后來才發現,魚的身上纏繞著幾根魚線,魚線上有一顆鉛墜卡在石縫中,魚被困在那里不能游動。”茍先生說,當時,另一名泳友上前幫忙,將魚線和鉛墜扯了出來,兩人一起將被困的魚救出拿到岸上,才發現是一條“娃娃魚”。
據悉,這條“娃娃魚”約60厘米長,大約2.5千克。救助者在“娃娃魚”的嘴巴、腹部和魚尾處共發現4個魚鉤,每個魚鉤上都有一段魚線,其中有一根魚線上還帶著鉛墜。“魚身上的幾個魚鉤估計時間不短,有的魚鉤都生銹了,而且用手不易取出。”茍先生說,之后有人打電話給其他泳友,讓幫忙帶尖嘴鉗等工具到江邊,將“娃娃魚”身上的魚鉤成功取出。有泳友用酒精給“娃娃魚”的傷口清洗消毒后,將其放歸嘉陵江。
據悉,“娃娃魚”學名大鯢,是隱腮鯢科、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水環境非常依賴,其棲息地通常為水質清、涼的流溪。因叫聲很像嬰兒的哭聲,人們又叫它“娃娃魚”。
王波 紅星新聞記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