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助力四川非遺的傳承和發展。

  2021年,文旅廳和省扶貧開發局命名了瀘州市馬嘶苗族鄉建新茶等50家工坊為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享受了稅收減免等相關扶持政策,在全省發揮了示范作用。接下來,文旅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鄉村振興局將指導全省縣級相關部門做好非遺工坊的認定和管理工作,設立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非遺工坊,鞏固脫貧成果,逐步建立穩定、長效的非遺工坊建設和運行機制,持續擴大覆蓋范圍和覆蓋人群。

非遺羌繡非遺羌繡

  記者從文旅廳獲悉,《辦法》將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掇k法》的內容明確了非遺工坊從場地、資金、人員培訓等方面應享受的12條政策,以及非遺工坊的認定范圍、認定條件、認定程序、部門職能職責等等。

  非遺工坊,指的是在四川境內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帶動當地人群就地就近就業,經縣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各類經營主體和生產加工點。在對于非遺工坊的認定條件中,對于生產非遺產品的場所、銷售方式、幫扶脫貧、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定。

非遺蜀繡非遺蜀繡
非遺成都漆器非遺成都漆器

  在鼓勵非遺工坊發展方面,記者看到,非遺工坊經培育認定為省級勞務品牌的,每個可獲得一次性獎補20萬元。而其他被認定為就業幫扶基地、脫貧人口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首次創辦非遺工坊等不同情況,則可獲得不同金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