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明海

  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相關鏈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實施方案》)

  四川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之路怎么走?如何進一步提升城鄉建設碳減排水平?《方案》對此進行了回應,并明確了未來幾年四川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目標和路徑。

  到2025年,全省50%以上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針對當前城鄉建設整體性缺乏、系統性不足等問題,《方案》明確提出,要構建城鄉綠色發展一體化格局。

  在促進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上,到2025年,區域和城市群綠色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的格局基本形成。

  《方案》支持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高質量建設“兩區一城”。推進中心城區有機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實現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基礎類改造“應改盡改”。到2025年,城市(縣城)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方米,力爭全省5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如何推進中心鎮(村)建設?《方案》提出,要建設一批“經濟發達、配套齊全、環境優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輻射廣泛”的省級百強中心鎮,推動有條件的省級百強中心鎮發展成為縣域副中心和現代新型小城市。

  到2025年,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裝配率不低于50%

  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加快城鄉建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是關鍵。

  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將實施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專項行動,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筑,加快轉變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傳統城鄉建設方式。到2025年,基本形成裝配式建筑市場供給體系,全省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比例不低于40%,裝配率不低于50%。

  城鄉基礎設施系統化建設水平,將進一步得到提高。到2025年,基本完成城市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任務,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設市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較“十三五”時期末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能力的比例達到60%。

  根據《方案》,綠色生活方式將加快推動形成。到2025年,全省除“三州”地區以外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到2025年,構建起成都都市圈“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地級市“公交+慢行”網絡融合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實現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0%、新增(更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不低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