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魏馮 攝影 韋維

  人物名片

  佘沙,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外三病區主管護師,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里最年輕的護士。黨齡兩年。2020年5月,被四川省衛健委評選為“心中最美護士”;2020年9月被授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人物故事

  5月23日,26歲的佘沙正在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外三病區照顧腫瘤病人,查房、協助治療是佘沙6年來日復一日的工作。

  前不久,佘沙還報名成為了馳援上海疫情防控一線的預備隊員。“如果群眾有需要,我還會義無反顧去。”

  時針撥回2020年1月底,佘沙那時在汶川休假,微信群彈出一條醫院的征集令。看到武漢暴發新冠疫情,佘沙瞞著父母報名,給護士長發去短信:“如果需要護士請先通知我,我可以去一線,原因如下:從全院護士來看,我年齡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恢復肯定會比年長的護士老師快;我沒談戀愛,也沒結婚,負擔小;身為汶川人,我得到過很多幫助,如果有機會能去前線出一點力,我一定義無反顧……”

佘沙工作照佘沙工作照

  短信發出,佘沙未能入選。“當時院里先考慮重癥監護室和呼吸科的護士。” 

  之后,佘沙又碰上第二次支援武漢的征集令。心有“不甘”的她,再給護士長發去短信,這一次,她被選中了。

  那年2月2日上午接到入選通知,下午就出發了。“我要走了。”父親在聽到佘沙電話那頭的“通知”,先是沉默,然后跟女兒交代“注意安全”,母親則哭了。

  到達武漢后,佘沙挪了三個地兒——

  最先進入駐地酒店,她負責醫療物資發放、隊員院感指導等工作,對整個酒店進行分區,每個房間都進行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劃分,重新規劃酒店出入通道,整理出一套醫療隊員進出流程。

  在酒店呆了一周,佘沙想去一線醫院工作的心愿越來越強烈。在向醫療隊領隊申請好幾次后,她終于進入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清潔區工作,主要負責領取藥品、設備。那時,推車也緊俏,瘦瘦的她,常常和另一名女護士跑上跑下,用身體推、挪、扛等各種方式,移動幾十斤的物資。“給病區核對分發物資,對公共區域和醫療防護用品消毒,避免醫護人員在清潔區發生交叉感染……就像‘守門員’。” 佘沙回憶。

  在清潔區工作時,佘沙看見污染區醫護人員的臉上、頭頂、耳朵后,被防護用具勒出壓瘡。一個聲音開始在腦中揮之不去:“我想進污染區照顧患者,我想跟他們換一換。”佘沙又去跟負責“污染區”人員調度的護士長溝通,自薦兩次后終于如愿,一去污染區就待了一個月。碰上“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她給女患者準備小禮物;有病人吃飯想換口味,她就帶泡菜給他們。這樣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應——有患者主動協助佘沙一起打掃衛生;有盲人患者怕添麻煩,洗漱全部自己解決。

  佘沙回憶,她一開始對新冠肺炎疫情沒太多認識,多少有過緊張,剛去武漢前半個月會整夜做噩夢。“我告訴自己要堅持、堅強,要做很多事忘記情緒。”

  此次戰疫經歷讓佘沙變了。佘沙坦言,以前工作時性子急,遇到患者提一些護理工作以外的要求,比如找電視機遙控器、通馬桶等,不一定每次都耐心;在經歷了武漢戰疫后,她學會和患者換位思考了,服務患者時也更有耐心了。

  今年3月,本來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約好去武漢看櫻花,但因疫情,此行改為“線上賞林”。“看到在武漢一起栽種的‘逆行天使林’,還是很有感觸。”佘沙說,她今后還要去幫助更多人。

  感言

  我希望能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在治療和生活上的護理需求。我會恪守本職工作,提升業務能力,在關鍵時刻頂得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