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憂
人物名片
葉曉瑜,女,1982年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黨齡8年,現任鞍鋼集團釩鈦(鋼鐵)研究院(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科研業務總監、特級研究員。主持重大科技攻關和科研項目多項,創造效益超億元,作為第一完成人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曾獲四川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人物故事
“孩子放學了,我去接一下?!?月13日下午,開完工作會議已過下班時間,葉曉瑜邀請記者邊走邊聊。她聲音輕柔,眼里滿是笑意。
正是這位花城女子,和團隊一起,鍛造出了強度最高的釩、鈦微合金化汽車結構用鋼。

走在攀枝花的陽光下,這一路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是一個新領域,要出成果不容易!”2008年,葉曉瑜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花城工作,朋友和同學為其憂心。“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沿著原有的研究方向拓展,但我們要做的是釩鈦合金鋼,這是一條不同的路?!比~曉瑜眼神堅定,在她看來,新路不好走,但意義重大,不得不走,“釩、鈦資源是我們的特色優勢,開發利用好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p>
從此,葉曉瑜開始研究釩、鈦在鋼中的作用機理,并在此基礎上研發能源用鋼、汽車用鋼等高強高韌熱軋板材產品。
“強度和韌性是兩個重要指標,但兩者就像蹺蹺板,難以兼得。”葉曉瑜告訴記者,在保證韌性的同時不斷提升強度,就成了她的主要目標,“我剛剛參加工作時,汽車用鋼強度只有500MPa(兆帕,壓強單位),現在已經提升到1000MPa。”
從500MPa到1000MPa,葉曉瑜和同事干了10多年,一步一個臺階。
“從600MPa到700MPa是個坎?!比~曉瑜回憶,那是2017年前后,經過艱難摸索,相關技術終于通過實驗室驗證,但試產環節出了問題?!皩嶒炇易?00多公斤沒出問題,100多噸的試產也沒出問題,最后400多噸的試產出了問題,鋼材成型過程中出現了斷裂?!?/p>
數百噸的材料損耗,加上科研、生產人員的辛苦付出,讓葉曉瑜壓力頗大?!皦毫υ俅?,也不能慌?!比~曉瑜一臉平靜——這時候更需要縝密和細致。她帶著團隊沿著實驗室到生產線重走一遍,對每個環節進行漏洞排查,最終將問題定位于成型工藝的控制,“明確采用新工藝后,問題一下就消失了?!?/p>

如今,700MPa到850MPa強度的熱軋板材,成了攀鋼的拳頭產品之一。“現在路上跑的貨車,很多都在用。”葉曉瑜說,攀鋼蹚出來的新路子,不僅降低了鍛造成本,競爭力十足,材料性能還在不斷提升,“1000MPa的產品已經上車測試,批量生產已經不遠?!?/p>
今年初,葉曉瑜來到新崗位,擔任科研管理部科研業務總監,在更廣闊的研究領域繼續前進?!拔覀冋诓季指嗷A前沿、引領發展和支撐當期的研究項目,突破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比~曉瑜表示,未來將和同事一道,圍繞國家和四川戰略需要,打造原創技術的策源地。
葉曉瑜望著前方,兩個女兒正在朝她招手。
感言
感謝攀鋼研究院給我提供了學習和成長的平臺,讓我得以腳踏實地積極探索追求創新快速成長。當選黨代表,既是對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成長的激勵。我將不忘初心、學史力行、砥礪奮進,為攀西資源綜合利用科技發展和技術創新竭力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