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枇杷豐收的時候。在四川綿(陽)三(臺)路豐谷鎮境內,距離道路3米遠的地方,果農們坐在遮陽傘下的攤位前,銷售自產的枇杷,吸引了眾多過往司機,整個場面規范有序。而在最初,果農們直接在道路邊銷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且影響環境。

  5月27日,綿陽涪城區豐谷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為了保證果農安全,拓寬助農增收渠道,政府聯合多個職能部門,采取疏堵結合方式,在距離道路3米遠的地方,沿線開辟了6個集中售賣點,免費提供攤位30余個,為果農搭建起“枇杷集市”。

  國道旁的“枇杷集市”

  疏堵結合消隱患,規范果農銷售行為

  5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現場,發現“枇杷集市”攤位距離道路至少3米。攤位前,安裝有遮陽傘。攤位上,是果農們擺放好的枇杷。過路司機將車停在安全地帶,挑選自己中意的枇杷。

  ▲枇杷集市。

  “我經常從豐谷過,看到那么新鮮的枇杷也想買。以前在路邊停車很危險,今天看到這個集中售賣點離道路遠,還有停車點,而且攤販集中,也方便我們挑選,就買點帶回家。”正在涪城區豐谷鎮“枇杷集市”購買枇杷的張女士說。

  據了解,涪城區豐谷鎮共種植枇杷4000余畝,年產值1500余萬元。之前,枇杷成熟季,部分果農以路為市售賣枇杷,沿線臟兮兮、亂糟糟,影響城鄉環境,還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過往群眾反映強烈。

  5月27日,豐谷鎮政府副鎮長劉哲霖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綿陽到三臺的道路屬于國道。以前枇杷成熟時,部分散戶果農將枇杷擺在道路邊售賣,有些甚至擺在彎道處。過往司機購買枇杷,將車停放在應急車道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還影響環境。

  “果農銷售枇杷,怎樣在保障他們安全且不影響環境的情況下助農增收,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劉哲霖介紹,政府聯合交通、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職能部門,采取疏堵結合方式,為果農專門搭建了“枇杷集市”。

  果農、買家都安心

  可遮陽可停車,當地還派車幫果農上攤

  “枇杷集市”首先要保證安全。劉哲霖介紹,“枇杷集市”設置在距離道路3米開外的空曠地帶。政府專門派人清理雜草,平整場地,設置好攤位,并在顯著位置設置警示標識,提醒車輛慢行。

  “售賣點實行劃框經營,科學規劃和區分售賣區、停車區,實現人車分流。”劉哲霖說,為此,政府專門購買了遮陽傘,設置在攤位前。“我們每天還專門派車,幫果農把枇杷等物品拉到攤位上。”

  李大姐是現場售賣枇杷的果農之一,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以前在路邊售賣枇杷,車輛呼嘯而過,心中還是有些打鼓。政府建好“枇杷集市”后,她直接搬了進來,“既有展架擺放枇杷,又能躲避毒辣的太陽,還不用出攤位費。”

  據介紹,除了劃區經營,豐谷鎮還聯合綜合執法、交警部門進行不定時巡查檢查,對“超框經營”的商販進行勸離并加強政策宣傳及危害講解,同時勸導教育違停車輛,真正做到疏堵結合。

  李雪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