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在成都開幕。大會提出,未來五年,四川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包括:“扎實推進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學城建設”“實施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發揮國家超算成都中心作用,打造天府數據中心集群,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當下,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全球和區域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

  近年來,成都市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全面創新改革,科技創新工作加快推進,城市創新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過去五年,城市創新策源能力穩步提升。西部(成都)科學城、天府實驗室加快建設,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建設,成都超算中心納入國家序列,建成國家級創新平臺216個。

  過去五年,城市創新動能澎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7821家,占全省76.32%;科創板上市企業達14家,總數居中西部城市第1、全國第6。

  過去五年,城市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在2021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GII)全球排名中,成都排名升至全球第39位……

  在新時代趕考路上,成都正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科技支撐。

  天府實驗室“組團出道”

  聚力打造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

  在四川,要找一個高知識密度的區域,那一定要去西部(成都)科學城。

  過去五年,一個個戰略科技平臺,在成都興隆湖畔比鄰而居、拔節成長:西部(成都)科學城掛牌,天府實驗室“組團出道”……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支持成渝兩地以“一城多園”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學城。西部(成都)科學城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是建設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重要承載地。自2021年6月正式掛牌以來,西部(成都)科學城已逐步成形起勢——

  天府興隆湖實驗室、天府永興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近幾年里,興隆湖畔已經聚集了大批科技“國之重器”。

  加快建設戰略科技力量,成都正全面推進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建設,加快建設學科內涵關聯、空間分布集聚的原始創新集群。

▲天府絳溪實驗室 效果圖▲天府絳溪實驗室 效果圖

  今年,成都將強化西部(成都)科學城頂層設計,配合科技部制定國家層面的《西部科學城建設方案》,編制出臺西部(成都)科學城總體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和專項支持政策等文件。同時,依托成都科學城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推動電磁驅動聚變裝置、跨尺度矢量光場兩個大科學裝置年內開工。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項目都是獲批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川版“國之重器”,奔涌著科技創新的強大動能。

  在興隆湖畔,去年5月揭牌、12月開工建設的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也迎來新進展:力爭年底建成投用一期項目,項目將匯集各方資源力量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推動鐵路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體系發展。

  此外,今年,成都還將推動在蓉國家重點實驗室納入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同時,加快組建運行絳溪、錦城兩個天府實驗室。

  從0到1,從無到有,眾多頂尖科技平臺、科技企業加速入駐,科技創新的洪流,將自此涌出。

▲成都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