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
近日,四川首批制造強市試點和特色優勢產業試點名單公布。成都、德陽、綿陽、宜賓四市被列為四川首批制造強市試點;攀枝花市釩鈦產業、樂山市晶硅光伏產業、遂寧市鋰電產業和資陽市醫療器械產業被列入四川首批特色優勢產業試點名單。
這被看作四川實施制造強省戰略的創新舉措,旨在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地積極性和主動性,動員城市各方力量,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實現優勢資源要素向優勢領域集中,探索不同地區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模式和路徑,形成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量。
這份名單是如何出爐的?背后有怎樣的考量?作為首批試點,相關市州將如何探路?四川在線記者第一時間進行解讀分析。
為制造業尋找支撐力
為何要開展制造強省建設試點?“工業挑大梁、制造業扛大旗”,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四川是西部工業大省。2021年,四川工業經濟總量超過1.5萬億元,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達到15428.2億元,占全國的4.1%,列第8位。“發展較快、體系齊全、規模壯大、配套完善、潛力較足”是四川制造業的典型特征。
“十四五”時期,則被四川看作制造業乘勢突破的“關鍵五年”。去年底出臺的《四川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首提“制造業綜合實力邁進全國第一方陣”這一目標。
從工業大省到工業強省,這一步怎么邁?“不僅需要把總量做大,更需要探索新的制造業發展模式和路徑。”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
找準發力點至關重要。從全國經濟發達地區的經驗來看,“均衡發力”并不現實。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國最高的江蘇,明確提出將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為發力點;GDP總量連續33年保持全國第一的廣東,將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作為發展主戰場,其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去年的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接近40%。
四川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支撐力。從去年底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要選擇經濟總量靠前、制造業基礎扎實的重點城市和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若干特色優勢產業開展試點。
在試點名單的確定上,“擇優”是很明確的導向。“主要看GDP總量、規上工業增加值等核心數據。”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去年,成都的經濟總量接近2萬億,綿陽、宜賓跨過3000億元大關;四個試點市的第二產業增加值均邁過了千億臺階。基礎較好、體量較大,方能發揮“頭雁”效應,帶動全省“萬馬奔騰”。
“在特色優勢產業的選擇上,這四個產業都是特色非常明顯、發展潛力巨大,且部分產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四個產業都有打造成為全國“地標”產業的實力或潛力。
以遂寧市鋰電產業為例,去年,遂寧鋰電產業營業收入增長達到67.3%,全市已有鋰電項目計劃總投資600億元以上,預計2025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目標清晰,頭部企業有實力。”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工業組副組長盛毅如此評價。
試點方案既有“共性”也有“個性”
首批試點如何探路?經信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各市州的試點方案既有“共性”,也有“個性”。
對于四個試點市來說,共性在于“6個1”的試點要求:1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園區、1個支柱產業、1個“鏈主”企業、1位市領導擔任“鏈長”、1個創新平臺、打造并舉辦一個世界性品牌大會。
“所選產業需要具有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產業帶動性強的優勢。”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
以成都為例。成都選擇新型顯示產業為“地標”產業,確定成都京東方為“鏈主”企業,依托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為核心承載園區,推動京東方—電子科大聯合創新研究院創建國家級創新平臺,并在蓉舉辦“2022世界顯示產業大會”。
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特別提到“打造并舉辦一個世界性品牌大會”的初衷:打造的這個產業,不僅要在全國有“地標”影響力,也要爭取具備全球知名度。目前,2022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已確定將在德陽、宜賓舉行。
“試點就是要創新,要調動市州的主動性,探索出更加符合當地制造業發展的路徑,做大城市產業能級。”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說,除“6個1”之外,試點工作更倡導“百花齊放、各顯神通”。
在試點示范申報材料中,四個試點市都主動做“加法”。如成都提出在新型顯示領域,依托成都、重慶、綿陽、眉山等地項目,合力打造新型顯示制造高地;宜賓建議支持以飛地園區方式推進資源聯合開發、支持打造“電動四川”宜賓樣板;綿陽提出加強全省先進材料產業鏈協同攻關,探索建立產業聯盟等組織機構,針對產業共性問題,加強技術攻關合作。
而在四個首批特色優勢產業試點的申報材料中,“領航‘鏈主’”“單項冠軍企業”“全產業鏈發展”“研發創新”“平臺建設”等,都成為高頻關鍵詞。根據各地確定的發展目標,五年試點后,四個產業的能級都有較大提升,其中,樂山晶硅光伏年產值將超1500億元,遂寧鋰電產業營業收入將突破1200億元。
相關專家表示,產業基礎能力薄弱一直是制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制造強省的“強”既要體現出規模體量優勢,更要有自主可控、抗沖擊抗風險的產業韌性。無論是強市試點還是特色優勢產業試點,鼓勵各地按照輕重緩急、產品重要性、外部風險高低等因素,各自篩選重點“卡脖子”領域和環節進行攻堅突破,爭取盡快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彈性,是實現四川制造業由大向強必須邁過的“關口”。
經信廳規劃發展處負責人表示,期待試點城市大膽探索制造業與科技、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模式,構建有利于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和“一條龍”應用的推進機制,打通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和產業化各環節,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全鏈條式協同創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