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8日在四川鹽源縣召開的鹽源青銅文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中旬,考古工作者在鹽源縣老龍頭遺址已清理商代晚期至西漢初年墓葬1100余座,出土各類遺物5000余件。

  6月18日,在鹽源青銅文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上,舉行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鹽源考古工作站”揭牌儀式。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鹽源老龍頭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田劍波介紹,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第四次搶救性發掘開始于2020年4月,出土的5000余件遺物包括陶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石器、玉器、玻璃器、骨器(含貝殼)等。

  陶器以各類雙耳罐為主,青銅器種類豐富,其中整套青銅紡織器具是目前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青銅腰機,三輪青銅馬車也是中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三輪馬車實物模型之一,而造型各異、種類繁多的青銅枝形器更是凸顯出當地獨特的信仰崇拜。

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銅護腰(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銅護腰(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青銅枝形器(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青銅枝形器(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雙耳陶罐(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這是出土于鹽源縣老龍頭遺址的雙耳陶罐(6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周志清表示,此次發掘為川西南乃至滇西地區青銅文化發展的文化譜系研究提供了標尺和參照,證實了西南地區各民族交往交流的歷史。

  記者:童芳、尹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