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傍晚六七點的時候,人們才像雪水一樣從山上匯聚下來,這里才變得熱氣騰騰。
上百個蟲草商早已守在路口,他們等待著這一天的收獲。采集蟲草的村民會帶著裝有蟲草的小盒子和蟲草商販討價還價,有人灑脫地將蟲草快速出手,也有人會為了每根蟲草多幾元錢或少幾元錢而開心或者“爭吵”。下山的蟲草按照不同的規(guī)格和等級,在營地里直接交易,最貴的可以賣到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根,便宜的也能低至十來塊錢。
似乎只有當手中的蟲草變成了錢,才能給辛苦一天的人們帶來安全感。
“每天有數(shù)百萬元的交易在這個山谷里發(fā)生?!卑⒓訙暇瘎?wù)站副站長伍金扎西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一個人每天平均采集10多根蟲草,一天也有上萬根,按照均價三十元算,至少也是三百萬的流水。
討價還價,或是爽快成交,在這個時間點,警務(wù)站總是格外注意,安排小隊在營地巡邏,以隨時發(fā)現(xiàn)并調(diào)解交易糾紛。
剛剛賣掉蟲草的人輕松下來,鉆進自己的帳篷生火做飯,圍著火爐休息。
營地里的小賣部也開始熱鬧起來,他們賣著副食品和日用品。在阿加溝的營地里,至少有10多家小賣部。這些小賣部散落在營地中間,帳篷敞開,迎接歸來的蟲草采集人。還有零星的路邊攤,擺放著蔬菜、肉、衣服和燒烤等。
這里已變成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臨時社區(qū),他們中大部分都是理塘的農(nóng)牧民,也有少部分來自甘孜州的其他縣市。每年這個時節(jié),也是理塘縣相關(guān)職能部門最忙的時候,服務(wù)、治安管理,以及政策宣傳,都在各個采挖區(qū)里集中開展。
今年5月16日,由理塘縣委宣傳部牽頭,會同縣政法委、文廣旅局、公安局等10多個單位部門,在阿加溝等營地開展“五下鄉(xiāng)”工作。在當?shù)夭杉x草的農(nóng)牧民中開展政策宣講、文藝演出、普法宣傳、衛(wèi)生健康知識、疫苗接種、科技知識宣傳普及等活動。
營地里設(shè)置有警務(wù)站,衛(wèi)生服務(wù)站,通訊信號車,聯(lián)合黨支部……
“但依然有人把帳篷搭在更遠的山溝中?!蔽榻鹪鹘榻B,為了離采集點更近,有些農(nóng)牧民并沒有跟隨“大部隊”,周邊一些村子也會選擇就近扎營。
今年的蟲草采集季結(jié)束得比往年要早,6月上旬,就已經(jīng)有人陸續(xù)下山。到6月10日,阿加溝的營地已經(jīng)撤離過半。
很多人感嘆蟲草越來越不好找了,但他們又表示,明年還將來到這片山谷……
② 采蟲草的他們
“就像漁民一樣,理塘很多人靠挖蟲草為生”
理塘很多人一輩子采集蟲草,不會干其他的。38歲的次波從小開始上山采集蟲草,除了放牛,至今沒干過其他工作
對于理塘人來說,蟲草是高原的饋贈。
很多當?shù)厝说闹饕杖刖坎杉x草。一位酒店老板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當?shù)貑T工往往會在這個季節(jié)請假,去山里掙一筆“快錢”。
貢呷洛珠家住曲登鄉(xiāng),屬于阿加溝產(chǎn)區(qū)的牧民。他原本在縣城的建筑工地打工,但4月底,他從工地回來,跟村里人結(jié)伴開進了阿加溝營地。
每天天還沒有亮,貢呷洛珠就走出帳篷,隨著蟲草采集大軍一起散落在茫茫大山里。他的采集點不算遠,但依然要走兩個小時。高原上行走很費體力,但有些采集者最多要走10多公里才能到達目的的。
貢呷洛珠穿著棉襖,腿上綁著橡膠護膝,他雙膝跪在草地上,俯身搜尋。與他結(jié)伴的采集者是村里的恩珠夫妻倆,他們也趴著身子,不放過眼前的每一寸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