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的天氣說變就變,一朵烏云飄過來,馬上就下起雨來。沒有躲雨的地方,他們任由大雨淋濕衣服,只管繼續尋找。10多分鐘后,烏云散去,又是熾熱的太陽。
貢呷洛珠說,他們每天都會經歷不斷變幻的天氣,雨雪、冰雹、火辣辣的太陽……
在即將到爬上埡口的時候,貢呷洛珠找到了一株蟲草,他一聲歡呼。恩珠夫妻倆也湊過來,跟著感嘆,然后看他小心翼翼地采集,取出蟲草,捏在手里仔細端詳。那是一根中上品質的蟲草,可以賣40元以上。
采完蟲草后,貢呷洛珠又把泥土填埋回去,他說這樣明年才有得采。
27歲的貢呷洛珠家里七口人,但只有他一個人上山采蟲草,兩個妹妹還在學校,父母在牧場放牛。山上的艱苦是值得的,他平時在縣城打工,一個月掙三四千元。但采了一個多月蟲草,他總共掙了2萬多元,這相當于他全年打工的收入。
恩珠夫妻倆也采了兩萬多元,他們把三個年幼的孩子交給親戚看管。在山上,他們每天早上6點走出帳篷,步行兩個小時到達采集點,直到下午6點下山。他們的背包里帶著水、干糧,中午只能簡單地填飽肚子。
運氣好的時候,夫妻倆一天最多可挖30多根,最少的時候只有三五根。
“去年要稍微好一點,今年蟲草比較少。”恩珠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不挖蟲草的時候,他在家放牛,家里有10多頭牦牛。因為有三個孩子,家里開銷大,但夫妻倆采一個多月蟲草,已經勉強夠一年的開銷。
當地人發現,今年的蟲草不僅有所減少,采集季也比往年結束得要早。
“就像大海邊的漁民一樣,理塘很多人一輩子采蟲草,不會干其他的。”38歲的次波是村戈鄉芒康村采蟲草最厲害的人之一。他從小就開始上山采蟲草,除了放牛,至今沒干過其他工作。
過去10多年來,山上的蟲草越來越少。次波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十七八歲的時候,他一天可以采三四百根蟲草,到去年,每天只能采四五十根,但今年最好的時候,他也只采了40多根,平均每天只有20多根。
已經找不到蟲草,次波在6月8號便下了山,比去年提前了半個月,收入被腰斬。“去年賺了5萬元,今年只有兩萬多。”次波憂心忡忡,“不知道明年會怎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