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6月20日電(記者袁波、張超群)彩色文化廊、各類健身設施、鄰里活動中心……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區,曾經住在四川自貢市自流井區五星街街道磨子井社區的居民鄧啟明說,“我經常會回來轉轉,看著路面、管網、公園都改造好了,住起來好安逸嘛!原來行人路過社區都繞道走,現在繞道都要過來走走。”

  聊起當年老舊小區改造,磨子井社區黨委書記鐘惠說,“老舊小區改造要想得到居民支持,改什么、怎么改,關鍵是要居民說了算?!蹦プ泳鐓^是東方鍋爐廠遷入自貢時的家屬集中居住區,始建于20世紀60年代,有2634戶8652人,是典型的三無老舊院落,曾經基礎設施老化、物業服務缺失、居住不舒適等問題突出,居民意見強烈。

  “以前小區水管老化、屋頂滲水、墻面脫落、私搭亂建,下雨天內澇,垃圾到處漂,出行難、買菜難、停車難……”73歲的居民倪桂琴抱怨道。

社區院落餐廳改造前(左)和改造后(右)。社區院落餐廳改造前(左)和改造后(右)。

  五星街立足居民實際需要,探索“組織共建、治理共謀、空間共享、活力共創”的改造新路,發動居民參與改造全過程,實現“先自治、后改造”。

  鐘惠說,通過“三線人講三線故事”等活動,回憶“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建設精神”凝聚改造共識,搭建居民、社區、產權單位等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平臺。2020年利用專項資金啟動改造,通過挨家挨戶走訪,開“壩壩會”等方式,讓居民在設計、施工、管理等全過程參與改造事項決策,發動黨員帶動居民主動拆除違建10余處,收到“改造項目”等建議280余條,實現“大家的事大家議”。

  “居住品質的提升,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核心。”自流井區住建局副局長楊子棚說,美化“面子”的同時,把搞好“里子工程”擺在更重要的位置,針對消防安全存隱患、臟亂差、上樓難、停車難等問題,以“硬設施+軟環境”一體化推進,補齊基礎設施,完善適老、適幼、便民、智慧化等公共服務。

市民在社區網紅景點拍照。新華社記者 袁波 攝市民在社區網紅景點拍照。新華社記者 袁波 攝

  如今,院落外立面美化了,雨污設施和燃氣管網、安防設施等都改造一新,還新增健身器材,打造了年代巷、三線列車等“網紅打卡地”。不僅住得安全舒適,“顏值”也更高,這是因為改造中注重歷史文化傳承,融入生態等元素讓老舊小區煥發生機,一張張舊照片、銹跡斑斑的工具等“三線建設”見證物,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

  老舊小區改造除了實施難,物業管理也是難題。為此,該社區成立磨子井居民服務有限公司,設立社區基金,按照“政府投入一點、居民自籌一點、商企入股一點”籌集改造維護資金40余萬元,探索“社區代管、院落共管、社會組織協管”的服務機制,切實解決居民最關心、最直接的物業服務缺失問題。

  鐘惠說:“通過‘一張網’統籌黨建、綜治、民政、應急等職能,打造智慧管理平臺,創新‘隨拍隨傳’‘即傳即辦’工作機制,解決群眾煩心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p>

居民在社區公園內散步、鍛煉。(受訪者供圖)居民在社區公園內散步、鍛煉。(受訪者供圖)

  五星街街道黨工委書記歐文表示,通過建立“街道—社區—院落”三級聯席會議機制,與東鍋廠、自貢市一醫院、四川輕化工大學等企事業單位建立“黨建聯盟”機制,實現“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增強社區養老托幼、助殘濟困、衛生醫療、文化教育等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