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綜合改革助推高校人才選拔
四川大學副校長 梁斌
四川積極借鑒前四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成功經驗,充分考慮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礎教育發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學科專業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該高考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我省高考綜合改革2022年啟動,2025年整體實施,將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模式,初步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的人才成長“立交橋”,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材、監督有力的高等學校考試招生體制機制。四川大學作為四川省屬地高校,高度關注四川省高考綜合改革,我相信四川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必將推動高校人才選拔工作。
具體來講,四川省作為第五批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之一,方案從2022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方案突出物理、歷史的基礎性學科作用和高校專業選才的基本要求,采用了“3+1+2”的高考模式。“3”為語文、數學和外語全國統一考試科目,不再區分文、理科;“1”為在物理、歷史2門選擇性科目中自主選擇1門。眾所周知,物理和歷史在自然學科和人文社會學科中具有基礎性地位,高中學習物理或歷史是為進入高校學習自然學科或人文社會學科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有利于高校有針對性地培養專業人才,所以首選科目能確保物理和歷史的選考人數,保障高校專業招生質量;“2”是按照高考招生要求和個人興趣,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2門。考試科目組合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綜和理綜組合,由2種組合變為12種組合,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機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潛能和個性特點,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四川方案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四川方案一方面不再拘泥于固定科目而使得考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兼顧文理,學其所好,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得到個性化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選考恰恰可以為報考跨學科專業的考生提供更多的靈活性,突出了多樣化選才的價值導向。
第二,錄取批次上,四川方案通過減少錄取批次,一方面可以增加考生同一批次選擇的余地,避免考生因批次不同而被人為分出“檔次”,利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另一方面也為高校提供更為公平的招生平臺,使絕大部分高校站在同一“起跑線”招生錄取,為高校自身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第三,四川方案的一大亮點就是志愿投檔模式的改革,實行“院校專業組”的志愿填報。“院校專業組”就是將一所院校選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個專業合成一個組,每個組內可包含數量不等的專業,一所院校可設置多個“院校專業組”,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進行投檔錄取。每個學校不再只有一個提檔線,而是有多個提檔線。考生可以在符合選考要求的情況下,填報適合的專業組,組內又填報心儀的專業,考生選擇的余地更大,被調劑的風險也大大降低。對于高校而言,“院校專業組”的志愿模式要求高校更為科學合理地設置專業組,便于高校明確人才培養的定位,更加精準地選拔人才。
“院校專業組”的優勢在于:第一,能提高考生志愿滿意度。“院校+專業組”的志愿設置模式,考生根據自己所選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填報相應的專業組志愿,考生按專業組投檔后,符合條件的,可在該專業組內進行調劑,提升了考生的興趣志向和最終所錄專業的契合度,真正做到了“學其所長,錄其所長”。二是符合高等學校選拔和培養人才的要求。高校根據專業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要求以及學校自身辦學的需要,設置選擇性考試科目要求。按“院校+專業組”投檔錄取,能提高考生選考科目與高校招生專業選考要求的匹配度,使學校招錄到有相應學科特長和興趣的考生,有利于進校后人才培養和學校自身發展。三是能夠引領基礎教育健康發展。促使高中學校關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特長和專業志向,更多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促進學生的個性特長發展。
高考綜合改革視域下,高校本科人才招錄和培養也必將做出相應改變。高考綜合改革是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是突破固有思維,培養創新人才的大膽嘗試。作為招生主體,高校在此次高考綜合改革中被賦予自主確定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的權力,也在推動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定位和專業培養目標,認真研究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對高中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對每個具體專業提出選科要求。作為招生主體,高校需要不斷審視和更新招生理念,提升招生能力。加強教學改革與錄取改革的配合,繼續用好高校招生自主權,統籌國家戰略、市場需求、學校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出獨具“學校—學科—專業”特色的招生錄取方案。
繼承性變革,系統性重構
——對四川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的認知與實踐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校長 田 間
現行的普通高考制度為國家建設選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為民族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因存在缺乏選擇性、偏重智育評價、唯分數、唯升學等問題而飽受詬病。《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高考綜合改革作了全面系統的部署,明確要求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四川省作為第五批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發布的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既關注了現實條件,又放眼于未來發展,實現了現實性與前瞻性統一;既繼承了歷史經驗,又體現了制度創新,實現了繼承性與創新性統一;既強調了自主設計,又突出了開放吸收,實現了自主性與開放性統一;既做到了綜合施策,又促進了協調發展,實現了綜合性與協調性統一。四川省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對普通高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就改革背景而言,方案契合了發展現狀、區域形態和國家意志。四川地域廣闊,雖然經過多年努力,區域差異逐漸縮小,但各地發展仍不均衡,后工業化、工業化和前工業化形態并存,農耕文明與信息化、智能化并存。教育如何與現在的社會形態相適應,如何滿足國家未來發展的需求,四川省的高考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較好地從制度設計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既有合格考,又有選擇考,尊重了不同學生的個性,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既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又提供多種組合的選擇,體現了國家意志,尊重了個性發展;兼顧了社會現狀和未來發展的需要,滿足了國家選才、高校選生、考生選科的需求。
就方案本身而言,方案起到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作用。“3+1+2”方案充分汲取了前面四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的經驗教訓,強調高中的基礎性與學生的選擇性,尊重學生個性與學科共性,注重教育規律與國家需求,真正起到立德樹人作用;學生根據自身理想、自我認知、社會理解、學業發展等情況,進行多元選擇,高校根據人才培養規律,提前發布選考科目要求,增大了高校與學生選擇的匹配度,真正起到了服務選才的作用;四川2010年宣布進入新課程改革,因高考評價制度未隨之跟進,仍然沿用文理分科的高考方案,選課走班一直處于學校自發探索階段,雖然在高考命題中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但教學組織方式并未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本次發布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將從評價制度上有力地促進新課程改革,有力地推進學校因地制宜,實施選課走班,真正起到引導教學的作用。
就基層學校而言,方案需要結合國情學習政策,結合省情研究方案,結合校情細化實施。一是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高考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從頂層設計的角度不偏不倚地把握改革的精髓,避免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方向走偏、道路走錯;二是認真研究《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充分了解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規定,準確把握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安排、成績構成、選考要求、錄取方式等具體要求,不僅熟悉方案的具體內容,也要了解方案的背景前景;不僅知曉方案設計的整體思路,也要明白方案的詳細細節。三是因校制宜制定學校具體實施方案。四川是全國第五批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區,作為基層學校,一方面,前期為新高考方案、新課程標準、新教材使用,或多或少進行了一些準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學習借鑒全國高考綜合改革先行省份學校的成熟經驗,從容地迎接新高考方案的實施。當然,新高考方案雖然不是教育制度另起爐灶,但在一定程度上算翻天覆地的變革,學校的教育教學要與之匹配,需要要素重選,資源重配,流程重造,機制重建,機構重設,人員重組,評價重構,環境重塑。
在前期的準備過程中,我們按照“3+1+2”方案制定了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細則,優化了選課走班方案,構建了綜合素質評價模型,進行了學生發展指導探索;確定了行政班與選課班并存、班主任與導師制并行、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并舉、學業水平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并重的機制;進行了學生選課走班模擬,對課表編排、場地安排、學生選課指導、課時潮汐性流轉、教師結構性調整、評價體系構建、教育教學管理服務軟件支撐等關鍵環節,制定了細化措施。爭取在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讓新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在我校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