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二:護欄上獨特的古彝文標識

盧日黑介紹特色二盧日黑介紹特色二

  行走在橋面上,向下望去,真會讓人有種頭暈目眩的感覺,好在橋邊還有1.5米左右高的護欄。

  護欄上,用各種顏色畫著各異的圖案,這是什么呢?

  金陽河三峽連心橋項目業主單位——金陽宏達國投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日黑給出了答案。

  “我們邀請了中國美術學院和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專家,結合涼山17個縣(市)的特色,對各縣(市)的古彝文標識,做了設計和創作。”盧日黑以金陽縣的圖案為例,根據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相關資料,以及大量民間畢摩經書的記載,反映了彝族先民從云南昭通,在金陽縣渡過金沙江來到涼山的故事,挖掘出金陽縣“千年首渡,祖靈最后驛站”的文化內涵。

金陽河三峽連心橋金陽河三峽連心橋

  圖案正是根據彝文“渡口”為基礎,搭配彝族崇尚的太陽和“世界第一高墩”等意象,再經過藝術創作而成。

  據盧日黑介紹,西昌的圖案,以西昌的彝文為基礎,中間的圓心代表西昌是涼山州的首府,旁邊的月亮圖形代表西昌是“月城”,底部的圖案則是邛海的意象。

  除了西昌和金陽,還有冕寧縣的“彝海結盟”圖案,美姑縣的“畢摩”圖案,盧日黑稱,17個縣市各有特色,“我們正是想用這樣的方式,為這座大橋賦予文化內核。”

  特色三:文化賦能的路燈

何銳介紹大橋的特色三何銳介紹大橋的特色三

  除了護欄上的圖案,設計師們還在金陽河三峽連心橋隱藏一個“彩蛋”,那就是路燈。

  燈柱之上,首先是一個類似于“魚”的圖形,兩顆燈順勢延伸,頂上搭配一個圓形燈球。

  “路燈的設計,運用了古法創作原理。”何銳解釋,金陽河三峽連心橋路燈造型,取自彝文“渡口”和“一”,拼接組合成彝族圖騰“雄鷹”以及彝人的象形化造型,象征“涼山千年首渡·祖靈最后驛站”的金陽核心非遺文化,兩個燈頭交錯形成“雄鷹展翅”,簡潔大方,具有獨特的民族韻味和藝術魅力,圖形象征性和識別性強。

  作為金陽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致富路,連接縣城東西城區的產業路,通向新城區、邁向新征程的跨越路,金陽河三峽連心橋也成為構建金陽“一環兩縱三橫加水運”內聯外暢交通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通車之后,將進一步助推金陽縣加快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區、“金沙瑤池?陽光花城”新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