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風,持續高溫的四川難得有涼爽的天氣。徐軍更慶幸的是,天空晴朗少云,“超級月亮”如期而至。

  天文資料顯示,7月13日晚至7月14日凌晨,本年度“最大滿月”亮相夜空,這是2022年最大的“超級月亮”。7月13日17時06分,月球經過近地點,是一年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刻,視覺觀察最大。7月14日2時38分為“望(滿月)”,此時月亮“最圓”。

  對于一個天文愛好者來說,這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盛宴。

  在四川射洪市城區,徐軍經營著一家理發店,正常情況,他要晚上九點才下班。但7月13日晚上,他七點鐘就“翹班”走人。然后早早地把望遠鏡架在32樓頂樓,準備與央視直播連線。當晚,他一直守到了次日凌晨零點過,因為第二天一早還要去遂寧參加一個理發專業培訓,他只得回去休息……

  抖音賬號上,@天文望遠鏡—阿軍擁有70萬粉絲。在天文愛好者圈內,徐軍小有名氣,除了堅持分享自己拍攝的作品,更在于他自制了一臺半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

  43歲的徐軍在山里長大,小時候希望獨自仰望星空,慢慢地把自己墜入浩瀚而深遠的宇宙。他后來學過電焊,做過裝修,然后又學了美發。38歲的時候,他終于重拾兒時的夢想,買下一臺望遠鏡……

  “人一輩子可以鉆研自己的愛好是幸運的。”徐軍說,仰望星空改變了他的性格,以前急躁、莽撞,如今滿懷熱愛,內心平和。

徐軍自制的半米口徑天文望遠鏡徐軍自制的半米口徑天文望遠鏡

  “超級月亮”之夜

  他在32樓樓頂與央視直播連線

  32樓的樓頂,可以俯瞰整個射洪整個城區。

  徐軍架上他的星特朗C8hd望遠鏡,等待天色漸暗,月亮慢慢升起。兩個朋友,妻子和4歲的女兒也來了,他們搭著一張小桌子,賞月,吃著東西,喝著飲料。徐軍獨自埋頭調試設備,準備與央視直播連線。

  7月13日晚上,央視在抖音平臺直播了全國各地的月亮,四川境內用了徐軍拍攝的月球景象。

  徐軍有兩個“觀測基地”,一個在老表家的頂樓,另一個在射洪鶴鳴山山頂。

  鶴鳴山靠近綿陽三臺縣,離射洪城區30公里,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山頂。因為遠離城市,周圍沒有光源,這里可以達到“三級黑暗”等級,是觀測星系、深空的理想之地,很多成都的天文愛好者也會驅車來這里觀測。

  看月亮對周圍光源要求不高,徐軍就選擇在老表家的頂樓。這是射洪城區最好的觀測點之一,更方便的是,他的老表就住在這棟樓的頂層。平時他把設備放在老表家里,要用的時候搬到樓頂,只需爬一小段樓梯。

  7月13日晚上的月亮很特別,剛剛升起時,顏色偏紅,肉眼觀察會感覺比較大,隨著月亮爬高,顏色逐漸變白。

  央視直播的抖音平臺上,至晚上10時,已經超過500萬觀看者。徐軍在把視頻資料轉給央視后,自己也開了一場直播,點贊破了2萬。他的抖音賬號有70萬粉絲,主要分享自己拍攝的作品。

7月13日晚上,徐軍在樓頂早早架上了設備7月13日晚上,徐軍在樓頂早早架上了設備
 央視直播用了徐軍的拍攝的月球景象 央視直播用了徐軍的拍攝的月球景象

  自制望遠鏡

  Tony老師的夜生活在星空

  自制那臺兩米高、半米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徐軍花了10個月時間。但這臺設備一亮相,就奠定了他在業余天文愛好者中的地位。

  很多圈內好友驚嘆,“你居然做出來了?”也有很多網友專程趕到射洪,要看看他這臺望遠鏡。

  徐軍了解到,有些天文愛好者花了很多年都沒有把天文望遠鏡做出來。倒不是制作工藝有多復雜,只要鉆研好學,原理很簡單。“主要是耗時間,必須堅持下來。”這臺望遠鏡的核心部件,20寸的光學鏡片,他就磨了半年,每天兩個小時,還必須守在設備面前,一邊磨,一邊添加拋光粉,離不得人。

  那塊光學玻璃是找廠家定做的,磨床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座架畫好、圖紙找廠家焊接,圍布是找附近的裁縫店縫制的。如果市面上去買這臺設備,大概要花六七萬元,徐軍自己做,成本只花了不到兩萬元。

  “很多技術靠自己學習摸索,查資料,向人請教。”徐軍第一次萌生自己做個望遠鏡的想法,是在網上看到顏大師的視頻后受到啟發。顏大師本名顏明哲,福建人,圈內大咖,2014年時,47歲的他決定自己制作一個大口徑天文望遠鏡,并最終做成了。

 徐軍花了半年時間來打磨這塊鏡片 徐軍花了半年時間來打磨這塊鏡片

  2022年4月,徐軍的半米天文望遠鏡終于完工,測試的當晚,他激動得飯也沒吃。效果很好,雖然精度要求上還有些瑕疵,但足以讓他興奮不已。

  顏大師發來賀電,夸贊徐軍比他第一次做出來的好。徐軍說,制作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大咖的技術支持,顏大師也給了他很多指點,并把沒用完的拋光粉寄給他。

  當然,妻子的支持更加重要。磨鏡片弄臟屋子,妻子沒有怨言。他經營理發店,早上8點半上班,晚上九點下班,養家糊口,他必須熱愛自己的工作。但他更熱愛星空,下班回到家里,他就開始擺弄自己的設備,照看孩子的事情往往落在妻子肩上。

 徐軍自制磨床打磨望遠鏡鏡片 徐軍自制磨床打磨望遠鏡鏡片

  分享是最快樂的事情

  國家天文臺給他頒布榮譽證書

  小時候,徐軍喜歡躺在石頭上,眼睛緊緊地看著深邃的夜空,然后身體慢慢失重,如同漂浮在宇宙中。

  童年的山村生活,徐軍沒有條件去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識。他熱愛星空,一種莫名的沖動一直在心里縈繞。后來他去成都學電焊時,師傅有一臺入門級的天文望遠鏡,他第一次在望遠鏡里看見了浩瀚的星空,一下子被震驚了。

  后來,徐軍先去廣東跟親戚短暫搞裝飾,然后又去學理發,這份愛好就一直埋藏在心里。直到2017年,他終于下定決心,花了1300元,購買了屬于他的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星特朗90EQ天文望遠鏡。這只是一個入門級的設備,但從這時候開始,他真正開始了天文觀測之旅……

  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購買設備是很“燒錢”的事情。但好在徐軍很快在抖音積攢了大量粉絲,這么多年過來,他通過拍攝短視頻等帶來的收益,抹平了在這份愛好中的投入。

  剛開始玩望遠鏡的時候,徐軍身邊還有幾個朋友一起。但這些朋友有的外出打工了,有的人時間有限,如今只有他一個人還在堅持。

  這些年過來,徐軍還不定期地開展線下活動,組織當地小朋友了解天文知識,體驗用望遠鏡觀察星空。他也堅持在網上分享自己拍攝的作品,他說獨自仰望星空是“孤獨”的,分享讓他快樂,也讓他有了堅持的力量。

徐軍組織線下活動分享天文知識徐軍組織線下活動分享天文知識
徐軍組織線下活動徐軍組織線下活動

  2019年7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給他頒發了榮譽證書,感謝他參與人類登月50周年“回望月球”活動,向公眾分享他所拍攝的月球景象。

  徐軍把那臺自制的半米天文望遠鏡放在朋友阿輝的民宿里,位于射洪雙江村,這里周末會有很多小朋友前來玩耍,他免費把望遠鏡給小朋友觀摩、體驗。

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給徐軍頒發的榮譽證書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給徐軍頒發的榮譽證書

  紅星新聞記者 楊靈 攝影報道 部分圖片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