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實習生 譚晰月 攝影報道
7月20日上午,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關于全面推行田長制的意見》新聞發布會上,四川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小余對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進行了介紹。他表示,近年來,四川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989萬畝,形成一批“集中連片、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提供了基礎支撐。
今年年初,四川省出臺了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年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全省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并重,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十年攻堅行動。到2030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1857萬畝,改造提升1594萬畝。
“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肖小余說,首先,加快編制農田規劃,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新一輪規劃的要求,加快推進市、縣級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項目要求省規劃到縣、市規劃到鄉、縣規劃到村和項目點,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到項目、落實到地塊,優化建設布局,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為實現高標準農田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奠定基礎。
同時,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突出田、土、水、路、林、電、技、管、制綜合配套,搶抓今冬明春高標準農田施工的“黃金期”,持續開展高標準農田“百日會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抓進度、保任務,確保工程質量和效益,實行“每月一調度、每月一通報”制度,對項目建設進度通報排序。
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把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貫穿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全過程,持續提升耕地生產能力。鼓勵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整合有機肥替代化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桿綜合利用等項目。
“今年國家啟動了第三輪土壤普查試點工作,明年將全部鋪開,四川有7個市(州)及其轄屬的7個縣(市、區)試點,我們積極為試點工作做好準備,開展技術培訓,制定試點方案,探索形成不同類區路徑模式。”肖小余介紹,此外,還將籌備土壤樣品庫、土壤數據庫建設和統一監控樣品制備,積極謀劃申報國家級土壤樣品庫和質控實驗室,組織遴選省級質量控制實驗室、檢驗檢測機構和樣品制備流轉單位等,組建專業調查采樣隊伍,全力推動試點工作順利進行。